我知道了
破茧“化蝶”飞出经典

张丹

今年春上,我应邀参加在宜兴举办的“中国梁祝文化论坛”,与民间文艺界的前辈再次相聚,谈梁祝,道非遗。回来后,有人问,为什么全国梁祝文化的学者云集宜兴?

梁祝传说是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深受百姓喜爱,广为流传。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曾向外国友人介绍梁祝传说时称之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说起梁祝传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但是,宜兴作为这一传说重要的发源地和流传地之一,相对于知名度与日俱增的宜兴紫砂壶,恐怕知道的人就少多了。

很久前,我也只知道这个传说流传在浙江宁波、上虞等地,直到一次采风活动才了解到宜兴竟也流传,且有诸多遗存,如英台阁、碧鲜庵等,而传说中最为精彩最富想象最具浪漫色彩的“化蝶”情节,至少在南宋初就已出现于宜兴了。

那次采风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随中国民间文艺界的前辈第一次踏上宜兴进行田野采风。宜兴俗称“三山、二水、五分田”,到处有传说有故事。那时的我象一只蜜蜂兴奋不已,笔记本总是记得密密麻麻的。也正是那一次,第一次听到老奶奶口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美丽动人传说。浪漫而又悲情的情节,总是特别能打动正处于恋爱年龄段包括那时的我在内的年轻人,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总有其不同凡响的缘由。梁祝传说影响可谓极其深广,以至于形成一种文化现象,每一种戏剧、曲艺几乎都有它的剧目;并且深深影响着其他艺术,尤其是直接影响着民俗文化和民族精神。它已从一则单纯的传说,厚重为民族思想和民族文艺的综合载体,最为突出的莫过于那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记得最初听到这个曲子还是在学生时代的一次音乐讲座,我们完全浸润于其中了。1959年《梁祝》在上海成功首演,至今近60年魅力不减,正如作曲之一何占豪先生所言,《梁祝》选取的几乎都是江南特色的音乐语言,加上梁祝传说的流传,又有现代音乐技巧的指导,它符合普通百姓的音乐习惯,有很多音调是百姓创作的,我们只是继承、加工、升华而已,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中国戏曲界、音乐界几代人的劳动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以为中国文艺的发展,是在两个层面薪火相袭、绵延不断:一为民间文艺,一为文人文艺;并且二者相互影响、互为交叉、彼此补充、你我融合。梁祝文化现象就是其最为典型的案例之一。我想,“化蝶”既是说的故事情节,也是指民间文艺作品经过高手整理加工而达到的一种升华。如此说来,紫砂艺术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的一位宜兴的大学同学在八十年代初刚工作了二、三年,就辞职而完全醉心于紫砂艺术,至今已小有名气,与他的交往使我对这门艺术有了更多了解。是的,紫砂壶已远非当初人们认识的只是一种喝水器皿,而由于历代文人的介入,增加了文化内涵,使其上升为一种艺术,紫砂壶空而不空,形成了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独特的文化形态,至俗而至雅,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当我登上太湖边宜兴的一座山顶,远眺那波光粼粼的湖面,好似一张偌大的不停旋转的唱片,湖中高高矗立的桅杆宛若那唱针,梁祝传说、紫砂艺术、民间文化,就是这样永不停息的唱下去,一代又一代,又象那不远处漫山遍野的宜兴竹海,旺盛的生命力摇曳着呼啸着震撼着你。

梁祝传说中“化蝶”情节的意蕴是多元的,含义极其深广,其中就不缺乏这种强烈再生的民俗象征意味,而这“化蝶”不也昭示着民间文艺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吗?破茧“化蝶”,正是出彩、灿烂、升华为经典的关键,不仅仅是生命的重复再生和简单延续。中国文艺发展的进程中绝不缺乏这样的破茧高手和“化蝶”经典,吴承恩与《西游记》、施耐庵与《水浒传》等等,这样的例子信手拈来,当代则有从西部民歌到王洛宾歌曲,从皮影戏到春晚舞蹈《俏夕阳》等等。梁祝传说和紫砂艺术,我以为正是宜兴两张不可多得的文化名片,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熠熠生辉。

那就让我们静坐于宜兴的竹海之中,用紫砂壶泡上宜兴的阳羡茶,慢慢品味梁祝的传说,也来一次破茧“化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