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世说心雨
“尊重”与“巴结”

 □ 陈大超

一个中国商人到美国做生意,有事需要宴请当地的一个市长。那个市长来了,却是开着货车来的。商人觉得奇怪,但那位市长说,他的职业是开加油站的,他开货车方便带货呀。他还说他的收入来源仅仅靠加油站,他当市长是没有工资收入的——每个月只有400美元用于交通费、电话费的补贴,根本不够,还要自己搭。

“你当市长,市民一定会来巴结你,你加油站的生意一定很火爆吧?”中国商人问。市长说:“美国只有市长巴结市民,不会有市民巴结市长的。如果我利用市长的身份为加油站拉生意,到了下次竞选,我就会在激烈的竞选中败给别人,而且舆论也不会放过我。”

中国商人又问:“市长这个岗位无利可图,为什么竞争这个职位的人还那么多呢?你这样做,又是图的什么呢?”市长说:“不能说无利可图呀,赢得尊重就是利益呀。”“哦,原来这个美国市长看重的是别人的尊重,而非别人的巴结。”中国商人感慨道。

是的,赢得尊重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获益。它显然是一种精神上的利益。那些拥有足够多的这种精神上的利益的人,往往会活得特别自信,特别有神采。但来自于他人的巴结,也能起到这种作用呀,而且某些人就是把别人的巴结,当成对他的尊重来看待来使用的啊。那么,尊重与巴结,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以我的理解,来自他人的尊重,基本上只与一个人的能力、才华和人品有关。当一个人能力、才华和人品通过某种方式展示到令人心服口服的时候,别人就会向他投来敬重的目光,就会长时间地对他表示尊重。可是巴结呢,它基本上只与一个人拥有的权力与地位有关。当一个人拥有了某种权力与地位时,人们觉得可以从他的那种权力与地位得到好处,或者可能会对自己的利益造成或明或暗的威胁,人们出于趋利避害的心理,就会违背自己意愿去巴结他,一直巴结到他失去那种权力或地位的时候。

也就是说,一个人拥有了某种权力与地位,并不是人们必定要去巴结他的原因。就像前面那个美国的市长——他当了市长,也是拥有了某种权力与地位的,但就因为他的权力与地位是受到了严格而有效的规范与监控,他的权力与地位对他治下的人不能构成或明或暗的侵害与威胁,也不可能从他那里得到不正当的利益,市民们就不会去巴结他。

在没有巴结存在的地方,人们为了获取精神上的利益,就必然要通过正当的合法的途径,去努力展示自己的能力、才华与人品,以此来赢得他人的尊重。反过来说,在有巴结大量存在的地方,尊重——这种精神上的利益就会贬值。尊重的贬值,实际上是能力、才华与人品的贬值。在尊重贬值的地方,人们的道德水准必然会在低处徘徊,甚至会往更低的地方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