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夜市记忆

傅 瑛

 

具体是哪一年,记不清了,大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或九十年代初。一到夜晚,淮北大街上就冒出许多小摊头,集中在淮海路与孟山路交口上。

印象最深的是老上海餐厅附近,一个小小的馄饨摊儿。摊主是一位微微驼背的老人,只卖小馄饨。

那年月的淮海路,路灯不太亮,入夜更是朦朦胧胧。老人的摊头放了一盏马灯,几个小板凳,一张不大的小圆桌。

没人的时候,他包好小馄饨,一排排放着,如同整装待发的士兵;搁了虾皮、紫菜、榨菜碎等各色调料的青花小碗,也一个挨一个,整整齐齐。旁边,是滚开的水。

客人来了,老人站起来,馄饨下锅,煮开,捞起,浇汤,葱花一洒,香油一滴,齐活。

很长时间里,我们几乎隔上两三天就要去坐坐。喜欢老人那小小的馄饨、喜欢那香味扑鼻的汤,更喜欢坐在并不太亮的马灯下,看着淮北夜间的街景。

有一次,大哥从上海过来,晚上,我们一起去吃馄饨。见多识广的大哥闻了闻碗中的汤,咬了一口小馄饨,惊讶地说:“正经的绉纱馄饨啊!老人家,您是苏南人?”

老人笑着点点头,没说话,可那份得意是写在脸上的。

后来,淮北变了。马路上的车越来越多,淮海路、孟山路都要起高楼,夜市不得不另找地方。搬到古城路南面一条小街上。

这时候的夜市,俨然成为小吃一条街。摊头一个连着一个,叫卖声此起彼伏,食客也更多,更热闹。

可我再也没找到那个熟悉的馄饨摊,没见到那位老人。

不过,在这条小吃街上,我们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最爱——大排面。

摊主是一位大姐,说话明显带着上海口音,干起活来,手脚特别麻利。她的大排面,猪排块大,肉多,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咬一口,肉汁就在舌尖上漫开,咸中有甜,香得无与伦比。就连汤里的面条,似乎也比别家的更筋道,更有味。

跟卖馄饨的老人不一样,大排面大姐从来不笑,尽管她的顾客一个接一个。引人注目的是,她总是穿着一条围裙,上面有“淮纺”的字样。

不用问了。看她的年龄,听她的口音,再有这条围裙作证,但凡淮北人,都能猜出大姐的身世。

曾经的上海知青,曾经的纺织厂女工,有家有孩子,后来,下岗了……

又是很多年过去,淮北越来越繁华,夜市越来越高档,特别是隋唐运河古镇建起来,入夜,灯火辉煌,人声鼎沸。行走其间,常有不知身处何时何地的感觉。

但我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想那卖馄饨的老人,大排面大姐。

不知他们现在正在做什么?他们的日子可还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