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两天半”大学

马海霞

 

堂姐留下一张纸条,说自己外出打工了。三大爷看到这张纸条后,着急地来找我爸:“16岁的孩子,气性可真大,我说了她几句,她竟然一翅膀飞了。”原来前一天,三大爷家的一头猪生病了,三大爷怪堂姐喂猪时没及时发现,数落了她几句,没想到,当天夜里她便收拾行李,天还未亮,便离家出走了。

那天,家族里的人全体出动,汽车站、火车站都找了,也没找到堂姐。第四天,村主任急吼吼跑来给三大爷送电报,电报是省城某大学发来的,堂姐在他们学校,一切安全,望早日去接。

收到电报后,我爸和三大爷便坐上了去省城的汽车,当天晚上,就把堂姐接了回家。

我爸回来跟我妈说:“别看三哥家的妞儿是个闷葫芦,到了大学还很受师生欢迎,辅导员把她安排住在女生宿舍,白天跟着大学生们一起上课,大学教授都夸她是个学技术的好苗子,动手能力强,脑子也灵。走时,辅导员嘱咐三哥,把孩子接回家后,要支持她学技术,还给推荐了一家教裁剪的技校。”

堂姐那天离开家,在火车站徘徊时,一位大姐主动搭讪,自称在南方打工,可以帮堂姐在那边找份轻快又赚钱的工作。这一幕被一旁候车的两位女大学生看到了,她俩对这位大姐的“好意”产生了怀疑,怕这位大姐是人贩子,恰好大姐跟她俩坐同一列火车,上车后,趁堂姐上厕所时,两位女大学生悄悄跟踪到厕所,对堂姐说,不要跟那个女人走,那女人看着不像好人。

为了让堂姐相信,她俩还给堂姐看了自己的学生证,一位女生告诉堂姐,上完厕所后回原座,等会儿她假装路过,让堂姐喊她“表姐”,装作火车上偶遇,她再以“表姐”身份邀请堂姐跟她去大学玩几天,合情合理地带走堂姐。

就这样,两位女大学生成功将堂姐带到了大学,并将此事报告给了辅导员,辅导员问堂姐家庭住址,可堂姐怕回去被父母骂,死活不说。辅导员只好让堂姐先在女生宿舍住下,并叮嘱两位女生照顾好堂姐,以免她从大学再次出走。

任课老师们也听说了堂姐的事儿,讲完课会主动找堂姐聊天,在大家的关爱下,堂姐终于说出了自己离家出走的原因,她学习不好,初中没念完就辍学了,她想学裁剪,可父母说她笨,花钱学了也白费,还不如在家种地养猪,将来找个好婆家。

她每天除了喂猪就是上地里干活,生活看不到希望,父母还总骂她,她不想回家,家对她来讲是个牢笼。

辅导员告诉堂姐,家长的工作他来做,一定会帮堂姐完成心愿。

堂姐回到家的第二天,三大爷便领着她去技校裁剪班报名了,他逢人便说,省城大学的老师都说堂姐是个好苗子,让他好好培养,只要堂姐想学,他砸锅卖铁也供。

堂姐在大学课堂上待了两天半,但她却是村里第一个坐过名牌大学课堂听过讲的人,还被大学老师夸过,这份荣耀让只读过小学的三大爷倍感荣耀。

这是发生在1990年的旧事,后来,堂姐学成裁剪后,在镇上开了家服装店,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堂姐说起当年的大学经历,感慨道:“我待那几天,没说过几句话,除了在教室凳子上坐着就是在宿舍床上坐着,老师说夸我那些话,纯粹为了让我爸能送我去技校学习。”

那些善意的夸奖,也鼓励了堂姐。少女的梦想,给点阳光就铆足了劲儿散发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