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书坛巧嘴金声伯

殷德泉

金声伯,姑苏人氏,江苏省评弹团己故著名苏州评话艺术家。评弹俗称说书,他说书思路敏捷,说表讨俏,音色滋润,幽默轻松,双目传神,脚色鲜明,美誉“书坛巧嘴”。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荣获笫七届中国曲艺牡丹终身成就奖。

 

顶着脸盆听书

 

1955年,才25岁的金声伯和《白玉堂》就红遍书坛。那年头,听书的书场多般是茶馆书场,有一回金声伯在常熟演出,虽天公不作美,下起滂沱大雨,书场里依然人头济济,一票难求。演出开始已过10分钟了,场外等退票的人群还是不肯散去,只见一位中年人撑着雨伞,脚上胶鞋都是泥巴,看来赶了不少路。他激动地跟售票员商量,“我是金先生的书迷,里面不是有一只空座吗?”售票员答说:座位上面屋顶漏雨,票不好卖的。但中年听众坚持要买这只张票子,只求借只脸盆,他头顶面盆听金先生说《五鼠闹东京》。不料雨珠声滴进脸盆叮叮咚咚影响旁人,聪明的售票员拿来两块毛巾放进脸盆,顿时让雨水响声消失了。两个小时的演出,大家听得乐滋滋的。据说金先生曾经居住的颜家巷一憧小洋楼是仅仅用三个月收入就买下的,这也足见金声伯艺高和卖座了。

 

书坛巧嘴誉香港

 

1980年,金声伯随江苏评弹团赴香港演出。如何征服台下的港城新观众?金声伯胸有成竹。他踏上书台满面春风,目光不断与观众交流,仪态大方,犹如老朋友久别重逢,扑面的亲切感将听众引入艺术境界。醒木一响,在掌声中他和颜悦色地开口;“今朝落雨,有两位听众未来可惜哉,雨落得越大,我越是卖力。说小书要加唱开篇,说大书我今朝加段评话小品《包公出世》,这是香港听众的福利。”噱头一出引来热烈掌声。他嗓音高亮刚劲有力,先声夺人。短短14分钟的评话小品,金声伯语速稍快,妙趣横生,即兴“小卖”,笑料百出,噱翻现场。最后话锋一转:“包公父母在50岁时生下包公,当时成为大稀罕。”时代不一样了,最近报纸报道有位76岁的外国老太太新生小孩,又不稀奇格…….“话未说完,掌声阵阵。金声伯以独特的思维,巧趣的语言,带给了香港观众极度的愉悦,场面热烈……翌日港报上称金声伯为“书坛巧嘴”,一直流传至今。金声伯的评话艺术突出表现为“巧”,以巧取胜,巧中生趣。他运用“巧”的手法,使说书语言、内容、情节产生趣味,让受众获得极大艺术上的享受。

 

中国故事大王旅美讲学

 

1988年,金声伯应美国达慕思大学狄吉基金会的邀请,旅美巡迥讲学。历时四月,共赴21座大学作了23次演讲,其中如哈佛、哥伦比亚、普林斯顿、达慕思等久负盛名的大学,行程二万多公里。他为中美文化交流和增进国际艺术交往的友谊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金声伯在美讲学,来者多数是外籍专家和当地学生,他因地制宜地运用说书的方法讲学、讲课。他以《七侠五义》举例演绎,采用虚实结合,运用语言声音的变化,包括口技,和形体表现等手法,让他们易懂理解。注重于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表演。以虚求实,甚至以无声动作去创造出富于生命感的语言“神韵”形象,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讲演效果。每次讲演,常常满场笑声,最热烈的掌声长达2分钟之久。

金声伯在美讲学中还专门介绍了评活道具的作用。醒木击桌一响,表示书情的展开、转折、交锋、起伏或变化,引起听众关注及连续性。小道具折扇、茶壶、茶杯、手帕的使用方法及各物的艺术演绎特长。结合《包公》或《白玉堂》书情,现身说法介绍苏州评话在语言、口劲、面风、眼神、身姿、手势。让外国朋友大开眼界,惊叹不息,甚至捧腹大笑。金声伯旅美讲学,让苏州评话这门优秀民间艺术进一步在大洋彼岸获得了知音和影响,这些老外称金声伯是“中国故事大王”。

 

名家争锋嗨满场

 

1995年,《苏州电视书场》的迎新评弹晚会有幸请到了评话界的两位大师金声伯和吴君玉,他俩双档演绎评话经典《武松大闹快活林》。熟知评弹艺术的行家都明知两位艺术家是旗鼓相当,棋逢敌手,这是一回精彩绝伦的好书。两位大师各自挑战,各显神通。吴君玉先生展现的是顶天立地的武二郎,形象夺目。他精气神足,功架完美,噱头一个连一个,台下彩头不断。

这对正在演出中的金声伯先生压力不小,他所塑造的人物是位普通的小脚色,如何把小人物说活?金声伯往往会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搭档,不同受众对象,在说法和塑造人物手法上会有所灵活变化。他则以热情的音色、亲切的口吻,举止大度、形态悠闲,妙语连珠,搭扣紧凑,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不紧不慢八面玲珑的店小二,相当可爱、若人喜欢。放噱头是评话演员主要手法之一,金声伯经常会以最生活化的语言讲述最为人熟知的现实笑料。就在这回书中又说到酒店卖酒不能假货时,他趣味说:“最近买只包,皮个卡丹的弄弄是冒牌,买双皮鞋又是假皮,连买味精也是掺盐……假得我头也晕脱哉、说书散夜场回到屋里,家主婆出来开门我不放心啊,要看看真格还是假格。”赢得全场一片笑声,应和当时社会上打击伪劣商品假冒之风,产生共鸣,有力地抨击了不良的社会现象。两位名家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一浪高过一浪,现场观众完全沉浸在这精彩缤氛的演绎中,给广大电视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