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其唯擅画 八法亦精
——— 丁观家书法艺术赏析及思考

衡正安

《唐诗四首》 行楷 96cm×144cm

丁先生是一位当代著名的绘画大家,但在书法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艺术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具有坚实的正书基础。丁先生非常清楚,学习书法当以正书立其根。他的魏碑楷书功夫尤深,为书法艺术的登堂入室,甚至对其中国画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节临《嵩高灵庙碑》,可见一斑。此外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正书也均有研习和创作,我们看他的行书、草书等都是魏碑的底子,走的“碑帖结合”之路,其书法的线条和气息更是建立于篆籀的基础之上。

二是书体的丰富性。作为一位书家虽然不要求体体皆精,但是必须诸体皆学,因为书法是一个整体,各体之间没有本质性的壁垒,不同的书体名称完全是后人研究、学习使然,要想学好书法不但要有独攻一体的本领,更需要诸体皆为并将各书体打通才能有所成就。丁先生真草隶篆行皆能,真书取法魏碑、唐楷,草书取法“二王”、王铎、隶书取法石门颂、石门颂,行书取法颜真卿等,甚至于殷墟甲骨、吉金篆籀都有相当的功力。

三是丁先生的行书水平最高。丁先生的行书受前辈诸师之影响,不似清代的纯碑学,也不取纯“二王”帖派之书风,走的是晚清民国人之遗绪,为“碑帖结合”之路。如:《石鲁论画》《云淡风气》横幅,线条凝重、迟涩,结体稚拙、率真,显然得益于魏碑和隶书;用笔之流畅、字与字之间的映带与转合、章法之安稳又见帖学之融入,特别是其艺术气息更得力于甲金文字和金石之气书法的滋养。

四是书写性中的画意。丁先生是一位学有所成的画家,这显然要影响到他的书法学习与创作,主要表现出其书法的空间意识和审美中的画意,这点当代年轻书家中多有探索和运用,而在丁先生这辈书画家中很少实践。这要求书家在重视文字书写的同时,又要将其作为自觉的审美需要进行空间造型和构成关系。他利用线条的粗细、字的大小、字与字、行于行之间的距离以及墨色的变化,以达到二维空间的书法有三维立体的效果,具有空间构成的现代感。

丁先生绘画成就的取得是多种因素造就的,如他的水墨画避免了文人画的过度程式化,而强调写生;他不固步自封,在以水墨为主调的同时,能毫无挂碍的运用西方绘画的光影、色彩和透视;他不仅具有坚实的中国画“意象造型”的能力,还具有良好的西画写实造型基础等。然而,我们认为丁先生中国画之所以能取如此大的成就,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得益于他的书法,特别是他对魏碑书法的深厚造诣更是中国绘画“骨法用笔”的重要支撑,这是当代中国画家特别是青年画家学习、研究之处,也是丁先生对当代画坛“书法入画”的一个典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我们欣赏丁先生绘画时感觉其书写性特别强,这个书写性就是书法性,她是中国画的精髓所在,也是与其他画种具有本质差异之处。欣赏丁先生的绘画,不管是皴法、渲染等用笔表现出的审美效果都有一种鲜活生命的精神力量;不管画面的层次变化,笔墨的前后关系、轻重、浓淡等都交代的非常清楚,层次感非常强,有时画面表现的物象都很简单,但是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和充沛的艺术张力,是一种潜而未发内敛持中的大力量、大境界,这是一般画家所难以具备的,这些独特审美个性的形成,我认为是其“以书入画”的结果,是其深厚的书法功力在绘画创作中的表现,这也是“书画同源”的本质。

那么,为什么中国画要求“以书入画”,强调中国书法的线条、结体入画呢?这是一个具有深厚学术价值的问题,值得深入的探讨。“书画同源”一说,最早由张彦远、赵孟頫提出,其后,成为中国画创作的金针,甚至大画家黄宾虹说:画法当如字法。这是一个极富探讨的学术课题。简而论之:中国文人画是借助于笔墨表现画家内心的意象,这个像不是具象也不是抽象,是画者心中主观之象。因为是主观之意象所以她不仅表现出每个画家对同一件事物的像是不一样的,而且要求这个像是事物的“神像”,是最高度概括的本质之像,这个像用线条表达最符合意象的特点和中国文化的“简约”精神,而线条的质量高下就关系到“意象”质量之高低,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因此,书法线条作为中国画造型之依据就成为一种必然。更为深刻地是:在中国文化整体思维的模式下,一个字和一行字、一件书法作品,甚至一幅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人画从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因此,从黄宾虹“字法”的角度来思考“画法”的创作,这才真正懂得了“书画同源”的妙处。相反,如果一个中国文人画画家没有书法训练,不懂得“整体思维”作为意象造型的本领,那么就失去了以线条构图、混元一体的基础,因此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人画画家。

当我们走进丁先生,走进他的书画艺术世界,一个在全面传统中国文化浸染下的艺术形象愈加显现。丁先生在当代中国画领域的不懈探索,特别是近年来在山水画领域所取得的突破性的成就,如果说是绘画艺术的成功,不如说是书法艺术,在具体一点说是魏碑书法给他带来的成功,这在很大程度上打通了绘画的用笔与文字内在结构的精神内核,不管绘画形式如何变化其艺术气质打下了深厚的中国文化的烙印,这正是丁先生的成功之处,也是他“以书入画”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