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怀念写字
许丽晴

好久没有写字了。

因了出版社催要稿子,下班后自然忙了起来。先是要赶些稿子出来,除了在电脑上敲打,随时会在纸上画上几笔,记个提纲什么的。突然发现好久没有写字了。整理文稿时,一叠叠泛黄的纸质手稿在我面前打开,有些已经质地变脆、生斑,那一个工整的字迹却清晰如故,丝毫没有因年代的变化而有一点点改变。

多久没有写字了?

无法回答。

这是个令人尴尬的问题。

国人对于写字的重视由来已久。应该说,中国文化的首要特色是汉字文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校就开始进行汉字教育,从发音、书写到含义贯穿了义务教育的整个过程。从最初的铅笔字到钢笔字再到毛笔字,从学校老师到家长无不极为看重孩子的书写,每天大量时间都耗费在写字上,可见写字对于个人文化培养的重要。记得一位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写字是人的另一张面孔,字写得好不好对于一个人至关重要。想来直到我进了警校,校长对于已经成年的我们依然要求每天练字,甚至发狠说练不好字就不配做他的学生。遗憾的是我在这方面没有大的作为,小时候毛笔大字总写不好,提起笔来手就发软,好在钢笔在手颇有几分感觉,于是扬长避短,每日家庭作业后顺手在方格纸上写上300字,拿出来的字虽说自由体,倒也像模像样。有段时间学画画,提着毛笔虽能舞弄一番,可当初的感觉又如梗在喉,幸亏无意之中发现自己的毛笔小楷还像回事,心下窃喜,多少弥补了写字方面的缺憾。

曾经看过一部外国片子,片名叫什么记不清楚,讲的是一个乡妇与一个军官的爱情故事。因为战争,新婚的丈夫离别爱妻匆匆上了战场。短短半年时间,妻子收到丈夫来自战地的101封情书。之后丈夫殉职沙场,妻子守着那101封情书孤单回忆,直至霜染鬓发。我年轻时也收到过一些情书,有直率的,也有含蓄的。还在上学期间,一位男同学悄悄在我课桌上塞进一张未署名的纸条,除了给我别致的称呼,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让我感动之余,又有些疑惑。我知道那是总是在含情脉脉注视着我的那个高个同学递来的。无意之事不挑破最好。终于毕业不久他早早结婚又早早生子,我自嘲一番,则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工作之后不时收到外地同学和朋友的书信,我都仔细分类、编号,一一回复。收信的日子是快乐的,在我来看那是收获一份份心情,特别是有时一下子收到三四封来信的时候,一切的烦恼都被抛得远远的。后来遇到现在的丈夫,由重庆到上海再到南京,我则随他由家乡调到南京,两地传书织就了我们的爱情。几度迁徙,所有的书信无奈之余只得一次次精减,淘汰的过程让我心疼,好几次想重又打开,但却不愿增加心灵的累赘,只有丈夫的100多封来信被我用一只专用的箱子至今保存着。

但是,现在写字已变成一件陌生遥远的事情。进入了“打字”时代,正常的写字已被现代化的机器操作所代替,书信也被更为快捷方便的通讯方式取代,我们已习惯了只在最后签上自己的名字,或是在表格中填上一些内容。难得收到一两封信件,基本上也是印刷品资料或邮件。只在岁末年初会收到一封精美的贺卡,打开它,会感受远方朋友真诚的牵挂和祝福。可是随着电子贺卡、短信的普及,连这最后的花园也越来越萎缩。现代化的普及真的带来一些原始却又本真的东西的缺失,这不能不说是现代社会的一大遗憾。我是个执拗的人,执拗地想尽自己微薄之力留住一些东西,哪怕留住一点点也好。执拗的我至今坚持每年亲自挑选贺卡,坚持给相关朋友寄纸质贺卡,并且坚持手写贺卡内容,我觉得,哪怕我的贺词不如别人华美,哪怕我的字迹不如别人漂亮,那也是我真挚温暖的心意和祝福。

于我看来,书写不仅仅是交流,更是一种情感,一种态度。“打字”只是一种功能,一种机器化操作的功能。谁都知道,所有重要的文件、合同等都必需要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历史文档也要求保存底稿,甚至一些大文豪、文学巨匠的手稿也已被当作珍稀物品收藏。这无疑是打字无法代替的。话说“字如其人”,“见字如面”,字里面蕴涵着书写者的精神灵气、俊秀才华和气质风度,是内在素养和文化品位的一种体现,一段书写能看见对方的思想,对方的心灵,是双方某种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和接触,同时还是传递温暖、友爱与尊重的一种信息。从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到现在各类笔试考试,一手或漂亮洒脱或工整娟秀的字体无一例外会搏得好感,会给相应的结果加分。过去老师反复告诫我们必须要练好字,是因为“字是一个人另一副重要的脸面”。丈夫与我团聚之前有数年天南地北,两地的鸿雁传书不仅没有淡漠我们之间的感情,反而让我们在这种彼此关心牵挂中更加浓稠,他的来信温暖了我许多清寂孤冷的夜晚。女儿已在加拿大数年,虽然会给很多朋友选择电子贺卡,但是对于我们夫妇和从小带她的外婆大姨,她仍然会用一张精致的纸质贺卡写上自己的祝福寄来,因为她知道我们会当宝贝一样好好收藏起来的。

书写还是一种文化。中国人爱字,是民族的天性。近年来书法热起来,是中国传统文化兴起的一个标志性的信号。更令人欣喜的是,听说一股“回归手写”的暖流开始在年轻人中涌动,网上有人建起兴趣小组,发起“晒字迹”活动,众多的网友响应了这一号召。那天与侄儿闲聊起集子一事,他提议我将以前的一些手稿插入其中,既有装饰性又具品味,我听了心里确实一动。

(作者系江苏省公安文联主席、秘书长,中国书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