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手中是变幻乾坤,壶中是日月天长
记“吕氏绞泥”创始人、“一代宗师”吕尧臣先生

 宋瑞清

 

吕尧臣被收藏界、艺术界及权威人士尊为“壶艺泰斗”、“一代宗师”、“壶艺魔术师”。他是现代紫砂艺坛的一座丰碑,是几百年来紫砂艺术嬗递中的尤为杰出者。四十余年的陶艺生涯中,新品迭出不穷,独创 “吕氏绞泥”,出神入化,堪称一绝。其作品兼收并蓄,包前孕后,将紫砂工艺上升到艺术境界。

正如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所说,吕尧臣用神奇的紫砂语言,创造了一个美丽的紫砂艺术世界。

壶语人生寓悟于壶

“当年无人处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有人处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如今得个歇处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此句禅文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陈绶祥赠予吕尧臣,点其艺术历程。

1941年,吕尧臣出生于宜兴高塍,1958年进入丁蜀镇紫砂工艺厂。师从壶艺大师吴云根,后又得到朱可心、顾景舟等大师的指导。他天资聪颖,观察明敏,得名师指引,技艺精进如飞。先有“吕竹”之称,又博采众家之长,大胆创新,融人生体悟于壶艺,先后创作出200余款壶式。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吕式绞泥”,使得紫砂壶艺从传统“文人壶”、单纯追求文人趣味的模式上升到了哲思境界,在紫砂史上形成深远影响。他还结合前人与自身的创作实践体会,总结出“读壶说”等紫砂创作理论。其作品质地温润古雅、造型端秀敦朴、气韵圆畅生动、神态丰润深远,形成独树一帜的“吕派风范”。

吕尧臣在创作上不断推陈出新,作品中蕴入自身感悟及丰富的哲理内涵,独具灵魂。“容天壶”稳厚而浑博,有“天地入吾壶”的包容一切之大气度。“入林壶”清隽古雅,表达出渴望自由的情感。“天外天壶”亦朴亦庄,充满对固陋浅薄的嘲讽。“天际壶”气息广远,追思浩瀚而荣辱皆忘。“尚翁壶”意韵开阔,独善其身而又不失信仰。“玉玺壶”从故宫皇帝用的玉玺造型得来灵感,龙纹缠绕,尽显王者风范;“玉屏移山壶”展现桂林山水之柔美;“天际壶”又是一派大江东去的豪迈。

2003年吕尧臣担纲央视大剧《紫玉金砂》的壶艺总监,与其子吕俊杰合作剧中主题壶“阴阳太极壶”,剧集播出,好评如潮,令紫砂艺术深入人心。为传统手工艺术在文化界地位的提高、在民间的普及、以及在对外发展与交流上作出卓越贡献。

“阴阳太极壶”拍出人民币150万元的天价,可比金玉,创下紫砂艺术品价格的新高。

艺无止境通文达艺

钱钟书有语云:今日之性灵,适昔日学问之化而相忘,习惯以成自然者也。神来兴发,意得手随,洋洋只知写吾胸中之所有,沛然觉肺肝所流出,人已古新之界,盖超越而两忘之。

吕尧臣亦总结出自己心得,“技术仅为本,文化方为源,功在壶外”。

艺无止境,于技巧之外不断丰富自身的艺术素养,调素琴,阅金经,通览古今,涉猎中外,将自己对美的理念“物化”,揉进紫砂艺术的实践中去,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得天趣于法度之外,心手合一,以达壶如其人。

吕尧臣深知艺术需创新,不断新纳知识,不断否定自我。突破思维桎梏达至超越,不仅要有破旧的勇气与立新的实力,还需探索的精神。他通过对人体审美的观照与大自然审美的观照,寻得人与自然的和谐主旋律,以艺术角度体现 “美”的价值,表述生命的情调与意味,使紫砂壶艺由丰满的“色相”,升腾至至清至纯的心灵境界。

“贵妃壶”、“欲放壶”、“爱之欲壶”所属的“贵妃系列”,便是在这种探索过程中发展衍生,一出世便引起舆论哗然。东方美学理念与西方人体艺术的碰撞,宁静而深沉地展现女性人体“动中极静、静中极动”的美感。线条之柔无所寻觅,以“无形”来含蓄表达“有形”,直击宇宙生命的本源,实现了从物相的感观描摹到鲜活生命的传达,完成了对传统紫砂艺术题材领域的大胆拓宽。

对大自然的观照,可由“听雨壶”、“沙漠之舟壶”、“草原之夜壶”、“渔归壶”等体现出来。运用象征的手法,意念奔涌,心驰所至,通过文化与艺术的积淀,赋与了作品生命,把潇潇夜雨,广袤沙漠,辽阔草原,渔舟唱晚等景致展现观者眼前。在“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示拍卖会”拍得60万元的“小石冷泉壶”,则另有蹊径。一壶五杯,方非一式,圆不同相,无规则形状,恰似古溪急流冲刷而成的天然卵石。壶身几缕皱裥,苍老深邃,飘忽自然,有如历史隧道中沉淀的化石。集道家之悟、儒家之说、释家之玄于一身。绞泥纹样似潺潺流水,随意之中可窥深远意境。 

如果说现时的紫砂界必须要树立一个领军人物且要是最易识别的一个,那他不会是别人,他是吕尧臣;如果说他既不囿于传统,又积极创新未来,且从不复制现在,那他不会是其它,他只可以是艺术大师。在吕尧臣的紫砂世界里,技艺融合,无界无止;心境归一,既清既明;从想象生实物,自实物化虚景,由虚景寄情思,手中是变幻乾坤,壶中是日月天长,言语自此可以退场,人生缱绻由壶便可诉尽。

吕尧臣作品 听雨

吕尧臣作品  伏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