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只因想念

程贵涛

电话铃响。来电显示是两年前培训时结识的同行小杨。我们曾同住一室,相处半月有余。号码是当时相互留的,可培训结束后便再无联系。此时,小杨在长假期间找我,必定有事相求。急忙接听,惊喜寒暄过后,我郑重其事地问:有什么事,尽管说。可小杨一再说:没事,只是想你了。仅一句,便让我心生暖意。

当我正为时下这纯粹的想念欣喜时,小杨却转言:长假约十个朋友到你那旅游,能搞到景区免费门票吗?我心一沉,原来想念是虚,求事是实嘛。基于仅是一面之识,我便在表示欢迎之后实话实说:现在门票卡得严,不太好弄!语气中流露着为难。

谁知小杨却开怀大笑:别着急,逗你的,知道你个办事员没多大权,假期值班无聊,突然想你了,过得好吗?不由脸颊一热,为自己的多疑,既而心头一热,为小杨的问候。那天聊了许久,从怀念培训之缘,到日常工作之累;从生活境况,到未来设想。话语投机,相谈甚欢。

一通电话的小波折,让我再次感到一句“只是因为想念”,是多么的温暖与珍贵。

断绝联系的一位学生,突然来电。我竟一时听不出他的声音,想不起他的名字。当他调皮地说是“小超”时,我喜出望外,因为我已想念并寻找他许久。一起回忆了他曾令我头疼、我曾让他感激的往事;彼此问起了工作、身体和生活,朋友一般。末了,我再次置疑:真的没事吗?小超动情地说:偶然从同学那得知您的电话号,便迫不及待地打给您,只是想念您了!一句“只是因为想念”,只因那难忘的师生情。

如今,还有谁会和你由衷地互送一句“只是因为想念”,怕是不多。听惯了太多程式化、招呼式,甚至假惺惺的“想你了”,难免有些麻木,甚至开始怀疑情谊的真假:想你了,只不过是拉近情感、有事相求的引子罢了。

不过,别灰心,静心想想:众多同学里还有几位会时常联系,手机里也总有几个号码可以不翻电话本就熟练拨出?亲人、爱人、朋友……总会有“只是因为想念”而想念你的人,而他们也正是彼此一生中最重要、最值得珍惜的人,相互帮持、相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