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武
新近出了一本书,书名之所以叫“老趣”,觉得写了一辈子稿子,尤其是老来之后,所写题材,不少与“趣”有关。
是啊,人老了,生活在这新社会新时代,就该多些乐趣。譬如我,即有读书之趣、写作之趣、书画之趣、摄影之趣、敲锣打鼓之趣、健身交友之趣、含怡弄孙之趣、美食茗茶之趣,亦即旨趣、兴趣、情趣、雅趣、志趣等等等等。鲁迅先生说过,有趣,才是一个人的顶级魅力。相信读者特别是老年读者是会喜欢的。
要做到老来有趣,其实并不简单。想我这一生,经过多少曲折和磨难呵,且不谈经济的贫穷、多孩的艰辛、疾病的缠绕。你努力向上工作之余写宣传报道成绩突出,有人竟说是“不务正业”;写了几篇铮铮忠言,有人竟把你当“异己分子”,竭尽冷落打击之能事……罢了罢了。全国劳模董加耕曾有句名言:人贵有志,志贵不移。我选定写作这条路,不屈不挠,负重前行。想不到,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的我,退休后,也能加入省作协、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作品及人品均得到广泛的好评。如今我的晚年生活,可算幸福满满,快乐悠悠。这恐怕也是天意吧,吾心满意足矣!
王小波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把一切不快的放下,看准目标,矢志不渝高高兴兴向前奔,就会有一个快乐人生。
这么说,乐趣也是一种极简。
当然,乐趣必须要有人的道德、智慧支撑。做为一个写作者,最起码的要守住不昧良心的底线,要有清晰的思维,否则,是不可能也谈不上什么乐趣的。
书中有读者写了这么一段:王洪武在职不怕“写杂文丢前程”,现在老了,离岗了,写杂文的劲头更大了。对他的执着,尽管还常有闲言碎语,但他听了从不生怨,而是笑着吸取“营养”,勇敢再战。有则电视公益广告说:下雨了,一司机怨声载道,老天作践人。另一司机哈哈大笑,说这可是“免费洗车”。王洪武就是后一个司机。
这段褒奖我的话,我看了很汗颜。但说明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用积极的眼光,积极的心态,积极的行动去看问题、解决问题,坚持不懈做好事,“老趣”就会油然而生。
老友张爹,老来怕死,整天愁眉苦脸。我劝他:“想老不死,哪能啊?!”他翩然笑了。
由此可见,树立积极的生死观,亦是保持老趣的必要方面。
蒲松龄有句名言:乐趣不在人们手中,就在人们眼里;一旦享受它它就会消失,如果憧憬它它就会出现。这句话表达的是乐趣的主观性,即乐趣并非来自外部的物质,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期待和欣赏。
老来趣,乐无比;老人们,努力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