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全省文联系统干部培训班交流发言摘编

编者按:5月27日至29日,全省文联系统干部培训班在南京举办,来自全省13个设区市文联及部分县(市、区)、乡镇(街道)和全省性产(行)业文联的70余名负责同志参加了培训。期间,来自无锡、苏州、南通、淮安、溧阳、高邮、南钢集团的文联代表作了交流发言,本版作了摘要汇编,供大家学习参考。

 

无锡市文联

聚焦文艺精品创作

推动文艺事业繁荣

 

一、加强引领,从深厚文化底蕴中挖掘创作主题

围绕“加快打造一流文化强市”的目标,无锡市文联举办“在山水之间如何做最美艺术文章”专题研讨会,开展“无锡地域性格、人文个性与历史文化成果”大讨论,组织“我为无锡文艺进一言”主题征文,出版《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无锡》论文集,激发学术界和艺术界对无锡文化的关注与研究。推动文艺家站在建设“世界格局中的无锡”的高度,提炼城市文化主题。

二、聚焦重点,以“八项工程”引领带动精品创作

无锡市文联制定“八项工程”,每年组织500多人次深入一线采风创作,开展“书写美丽无锡”实践工程。重点推进长篇纪实文学《深海激流:叶聪和他的团队》等重大题材创作,出版《江南荣家》《茶洲记》等文艺精品,讲述无锡故事,彰显时代特征和无锡特色。

三、激发活力,打造文艺“码头”激发创作“源头”

通过引进国家级活动和高层次平台,让无锡成为艺术家汇聚的“码头”,激发本土艺术创作。今年以来,邀请范迪安等名家来锡创作展览,举办“梅花映月”文艺展演和“中华文脉千年运河”首届大运河文化摄影展,推动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实践基地落户无锡,促进文艺事业发展。

四、搭建平台,在高水平培训中提升专业素养

与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合作,举办高层次文艺人才研修班,常年开设“文艺大讲堂”,邀请国内艺术名家授课,举办各画种创作指导班和青年美术家培训班,全面提升文艺家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创作水平。

五、建立机制,以奖促培开展各门类文艺奖评选

对接国家级和省级文艺奖项,设立市级文艺奖项,评选奖励文学、美术、书法等9个门类的文艺作品。推动“文艺名家工作室”建设,增强文艺人才引领效应,打造文艺人才“蓄水池”,在全国、省级展赛中取得佳绩,展示出无锡文艺家的创作实力。

六、加强评论引导,为文艺创作提供良好氛围

坚持创作与评论互动发展,文艺评论家屡获“中国文艺评论‘啄木鸟’奖”,组织评论家撰写配合重大文学创作的评论文章,在《光明日报》《文艺报》等媒体刊发,促进文艺创作和评论协同发展、共同提升。

无锡市文联将继续团结凝聚全市文艺工作者,推动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为全省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苏州市文联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

建设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理论武装更加深入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着力提升“三种能力”,牢牢把握“六个坚持”,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深化文艺界理论武装。发挥中心组示范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用好市文联宣传阵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千家万户。

二、加强人才培养,壮大新时代新征程“文艺苏军”

一是切实加强文艺人才培训。开展备战国家级重大奖项培训班,承办各类文艺培训班,提升文艺家协会会员能力。二是组织实施文艺人才涵养工程。推进“三霞”工程、文艺评论人才“双虹计划”、书法千百工程、美术菁英培养计划,组织“深扎”实践活动和苏州青年艺术节。三是发挥文艺评奖推优影响力。积极参与各类国家级和省级文艺赛事。

三、深化文艺界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

一是强化工作职能。发挥市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和各文艺家协会行风监督员作用,引导文艺工作者践行《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二是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姚建萍当选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袁小良被评为“时代风尚”先进典型,多名文艺工作者获省文联文艺志愿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举办“明德沙龙”等活动,发挥德艺双馨文艺名家的示范引领作用。

下一步计划:

一是抓好抓实文艺人才教育培训。开展分层分类、高质高效的全员教育轮训,重点培训文艺骨干人才、中青年和基层一线创作人才、新文艺群体,将优秀草根文艺人才纳入教育视野,提高文艺原创能力。

二是着力谋划文艺人才梯队建设。实施“名师带徒”计划,推动优质文艺资源向基层倾斜,打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吸纳高校文艺人才充实到文艺家协会,鼓励文艺家到职业院校兼职任教。

三是涵养营造良好文艺生态。推进文艺界职业道德建设,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建设,发挥各文艺家协会党组织作用,建立行风监督机制,积极报送全国、全省“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四是不断强化“文艺两新”团结引领。增强对“文艺两新”的引导力度,制定出台《苏州市文联关于加强新文艺群体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实施“文艺两新”双百计划,丰富“青年艺术家之友”平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文艺两新”实践基地。

 

南通市文联

“与名师同行”

——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结对提升”行动

 

南通市文联积极推动“与名师同行”——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结对提升”行动。以文艺家协会会员为主体,组织文艺志愿者深入基层,结对子、种文化,提升文艺服务基层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一、活动原则

服务人民、真情奉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基层,用心用情为人民服务,用优秀文艺暖人心、聚民心。

坚守价值、引领风尚。树立高尚职业道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明德引领风尚,推动文艺界形成良好风尚。

因地制宜、创新实践。搭建结对共建平台,集聚资源,发挥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组织的创造性,创新文艺志愿服务形式和机制。

求真务实、注重实效。聚焦基层文艺需求,重点帮扶示范性和长期性文艺项目和团队,提升结对帮扶的实效性。

二、整体部署

各县(市)区文联负责排摸基层群众文化需求,报市文联组联部,重点面向需长期辅导的基层社团。最终选定21家基层文艺社团,由市文联组联部结合协会推荐,从志愿者人才库中遴选21名文艺名师担任辅导老师。名师每年深入定点社团开展辅导培训,确保高质量完成帮扶任务,促进基层文艺社团发展,打造特色文艺街道、社区。

三、具体做法

明确活动定位。在调研中发现,基层文艺社团活动活跃但缺乏专业指导。为解决这一问题,文联决定将“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派“文艺轻骑兵”深入基层,把文艺送到最基层,推动基层文艺创作高质量发展。

理清工作职责。明确市、县、乡镇三级文联和各协会的工作职责。市文联组联部统筹安排,确保活动顺畅。各县(市)区文联排摸需求,市各文艺家协会推荐志愿者,乡镇街道文联负责活动衔接和保障,形成覆盖广泛、上下联动的工作网络。

夯实服务保障。将“名师结对”文艺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列入市文联年度重点工程。市文联对21家基层社团进行回访,进行满意度调研。安排专项资金,为文艺志愿者提供补贴,每人次补贴500元,每个结对点服务不少于10人次。通过夯实保障,使志愿服务组织壮大,成果广泛共享。

做好宣传推广。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和宣传。在十一届八次全委会上,对44名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增强文艺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继续通过多样化宣传推荐、组织优秀志愿者采风创作等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推动文艺惠民。

南通市文联将继续精心组织、积极行动,发挥“两个优势”,以“送文化、种文化、传精神”为工作思路,走出独具特色的文化惠民之路和文艺繁荣之路。

 

淮安市文联

行非常之举 成非常之功

——淮安市文化“名师带徒”行动推动文艺人才培养

 

面对文艺人才匮乏的问题,淮安市自2019年起实施文化“名师带徒”行动。聘请18位文艺名家与本土青年文艺家结对,进行为期三年的“一对一”指导。该行动在省内外文艺界引起广泛关注,被评为2021年度创新项目。具体工作如下:

一、大手笔谋划推动,提升行动层次规模

组织领导:参照江苏省文艺“名师带徒”计划,以市两办名义下发行动方案,成立行动办,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领导和相关处室共同参与。

名师聘请:在全国范围选聘11位外地名家和7位本土名家,如吴为山、范小青、毕飞宇等。

投入保障:市财政设立专项经费,以三年一期绩效审批形式,每年投入234万元,支持高层次文艺人才培养。

二、严要求实施推进,完善行动推进机制

制度化建设:与名师、学徒签订三方协议,制定绩效考核办法、经费使用规定、师徒遴选办法等文件。

项目化推进:学徒按年度申报创作项目,行动办讨论审议后,确定培养任务,并在资金、政策上精准扶持。

绩效化管理:每年考核一次,依据学习目标和创作任务,通过多种形式考核“名师带徒”项目,分为不合格、合格、优秀三个等级,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经费兑现等奖惩。

三、上水平开展活动,拓展行动内涵外延

传承尊师重教传统:隆重举行拜师仪式,市委领导参加并颁发聘书,向名师送节日祝福。

组织采风游学活动:组织学徒赴北京、福州观摩展览,开展“学党史、访名师、促学业”访学采风等活动。

开展文艺批评研讨:举办学徒作品研讨会、刻瓷艺术传承展及研讨会,效果显著。

举办名家大师讲座:邀请名家授课、采风、讲座,拓展行动的深度和广度。

四、高规格宣传展示,呈现行动丰硕成果

隆重举办终期成果展示,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运河之都百里画廊”展览,在北京举办“相析共赏薪火传文”研讨会,在淮安市文化馆举办“淮韵清籁梨园芬芳”演出,取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光明日报》等40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特别是《新华日报》以整版报道集中呈现文艺人才培养成果。

在为期三年的行动中,学徒创作389件(部)作品,出版著作13部,参与全国性展览、发表32件(部),获全国性奖项12件(部),省级奖项30件(部),入选各类文艺人才计划6项。

2023年,市委、市政府启动第二期行动,选聘13位名师与本土青年文艺家结对,继续推动高水平文艺人才培养。在第二期行动中,根据名师意愿,采用部分名师“一带二”的形式带徒,节约经费并收获成倍效果。

 

溧阳市文联

在乡村大地上探寻

振兴发展的“文艺密码”

 

一、建强文艺队伍,凝聚握指成拳合力

八个文艺家协会成功换届,注入了一批年轻有为、担当奉献的中青年文艺工作者。九大文艺家协会高效运转,新增9名国家级会员,增幅增量突破以往。国省级会员增加至172名,会员总数突破2000名,形成了老中青三结合、强大凝聚力的“文艺溧军”。

二、整合资源要素,构筑和谐温馨家园

一是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近年来,溧阳大力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建设,入选多个国家试点,连续三年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名列全省第一。我们积极探索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最大限度地发挥文联的优势,从文化软实力层面支持乡村振兴。

二是因势利导注重强基固本。响应中国文联和中央文明办提出的“强基工程”,认识到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对于乡村建设至关重要。

三是顺势而为赋能乡村振兴。充分利用文联的组织和专业优势,与多方合作,帮助乡村确定文化定位,结合“一村一品”的人文特色和独特优势,在多个村庄打造了创作实践基地、艺术共建基地和文艺打卡圣地。这些基地为文艺人才和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和温馨的“文艺之家”,让文艺在乡村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三、推进全民美育,共享乡村美好生活

一是两家省级基地落户。九大文艺家协会“文艺之家”在乡村集中落户,被常州市文联评为2023年度工作创新成果。省市文联领导多次调研并肯定系列成果。溧阳市百家塘村和礼诗圩村分别获评“江苏省美育推广基地”和“江苏省电视艺术家采风创作基地”。

二是多家共建机构入驻。文艺家协会与东华大学、天津城建大学、苏州当代油画院、常州市美协等院校和艺术机构共建艺术实践基地,通过提供艺术指导和创业服务,把乡村打造成艺术人才聚集地。

三是各类文艺活动呈现。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果在一系列文化活动中展现,如“雅趣百家塘 国庆嘉年华”系列活动、“相‘月’时代,情牵高新”歌舞汇演,以及文化“三下乡”春联送福活动,受到群众欢迎。

溧阳市文联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通过举办重大文化活动,打造特色文艺品牌,激发基层文化发展活力,努力探索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的“溧阳样板”。

 

高邮市文联

完善基层文联组织

文艺助力乡村振兴

 

高邮市在上世纪90年代实现乡镇文联全覆盖,但近年来因乡镇机构改革导致工作滞后。近年来,高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健全完善乡镇文联组织,乡镇文联恢复运转,各项工作举措正积极推进。

一、高位谋划推动,实现全面覆盖

一是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市镇两级文联建设作为乡村文化振兴重要抓手和“一把手工程”,由党政主职亲自抓、负总责,落实人员、经费、场所、机构、活动五落实,确保乡镇文联纳入规范化轨道,合法设立、依章运行。二是双线引领,多方联动。乡镇党委、政府落实行政管理职能,市文联落实业务管理职能,形成市乡联动、资源共享的“一盘棋”工作格局。三是健全机制,强化管理。根据乡镇文联组建(换届)及运行情况,下发《关于新时期乡镇文联工作的指导意见》,将乡镇文联工作纳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年度高质量考核内容。

二、尊重乡土人才,激发内生动力

一是建立队伍,夯实基础。以乡镇文联成立(换届)为契机,开展文艺人才和文化资源大普查,组建各类文艺兴趣小组,每个社区(村)1-2名文艺骨干进入乡镇文联领导班子。二是组织黏合、开放聚合。将非遗传人、民间艺人、网络达人等纳入文联组织,同时吸收文艺爱好者,通过组织黏合、开放聚合、搭建平台,把乡镇文联变成老百姓身边的文艺组织。三是外联内聚,突出引领。吸纳“走出去”的文艺人才,联系外地文艺家返乡指导,提升乡村文艺队伍专业素质。

三、创新服务机制,助力产业发展

一是建好阵地,彰显活力。探索建立“固定+流动”“定点服务+点单服务”的双阵地模式,以乡镇公共服务中心、文化村落等为固定阵地,常态化组织文艺活动;结合实际在圩头场头、农家大院开展流动性文艺活动。二是加强引领,增强动力。搭建“上下联动”交流平台,市文联组织市内外文艺名家深入乡镇村,引导乡村文艺发展,提升乡镇文艺工作水准,全市定期举办文艺汇演、各类赛事,为乡镇文艺工作者提供展示舞台,激发文艺热情。三是播撒“火种”,燎原乡村。制定目标计划,逐年培育文艺领军人才,实现镇区、村(社区)“文艺力量”全覆盖。四是做好融合,助力产业。乡镇文联提前介入乡村振兴,坚持文化引领、文化植入、文化铸魂,以创新为引领,以活动为抓手,做好乡村文化振兴。

 

南钢集团文联

强组织 建阵地 抓活动

讴歌产业强 劳动美 工人好

 

南钢文联在企业党委、工会的领导下,在省、市和冶金行业文联、作协的指导下,团结带领广大文艺爱好者,全面加强各协会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培育新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活动,狠抓文艺精品创作,为南钢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的艺术元素和精神力量。

一、强组织,凝聚工作合力

南钢文联成立于1993年,现有专职秘书长一人,文联干事一人,每年出版《南钢文艺》两期,连续8年评为江苏省先进企业文联。“十三五”期间,南钢文联成立11个单项协会,“十四五”期间整合为6个协会,共有会员3000多人。各分协会由公司副总担任主席,中层管理者担任副主席,保证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的巩固和发展。

二、建阵地,拓宽展示平台

创办阵地和平台,为各分协会联络、交流、展示提供重要场所和充裕的活动经费。坚持编辑出版《南钢文艺》三十余载,坚持开门办、联合办、创新办,与属地企事业单位、基层单位等合作开展文艺活动,多次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公益活动。

三、抓活动,升华文艺魅力

创新开展岗位技能、文体才艺“双百冠”竞赛,鼓励文联协会和会员个体参与文体才艺“百冠赛”,活动覆盖68%的工种和90%以上的群体。2023年,南钢文体联开展百冠赛20场,评比产生百冠赛冠军150个,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南钢各基层单位均成立文联分会,各专业协会组织艺术骨干开展丰富活动。文学协会开展“阅读·南钢”读书活动,组织会员参与全国冶金文协举办的主题征文大赛。摄影协会举办“喜庆二十大奋进新南钢”职工摄影展、“钢城秋韵”手机摄影“百冠赛”活动。音乐、舞蹈协会承担公司大型主题晚会。演讲、朗诵协会新发展会员18人,共有会员135名,青年占比70%,参加各类比赛并获得佳绩。美术、书法协会开展“祥龙迎春、翰墨送福”“百冠赛”活动,参与多项展览和活动。

南钢文联坚持用“四看”标准检验工作成效:职工关注不关注、喜欢不喜欢、参与不参与、与企业工作融合不融合。近年来,南钢坚持钢铁+新产业双主业发展,新产业投资集团组织“南钢文化行”活动,引导新产业平台企业融入南钢的文艺氛围。

南钢文联将重点抓好阵地建设、主题活动、人才培育、精品创作,不断提升文艺队伍向心力、文艺工作号召力、文艺作品竞争力、文艺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