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实话实说”是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品牌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九届,先后围绕戏剧、影视、曲艺、美术、书法、音乐、杂技等艺术门类开展研讨,在全国文艺评论界具有较大影响力。4月11日,省评协联合省舞协、南通市文联、海安市委宣传部,聚焦新时代舞剧创作,邀请十余位专家学者交流探讨、建言献策,旨在全面总结新时代舞剧成绩,促进江苏舞剧艺术繁荣发展。
刘旭东(江苏省文联一级巡视员,省评协副主席):新时代以来,中国舞剧佳作迭出,以《永不消逝的电波》《千里江山图》《咏春》《朱自清》《深AI你》《红楼梦》《记忆深处》等为代表,一派繁荣。这种现象值得文艺理论评论界研究关注。舞剧是舞蹈音乐戏剧合成的艺术,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方面具有跨文化传播的独特优势。我们举办这个研讨会就是希望借此进一步扩大舞剧影响,繁荣舞剧创作,努力把舞剧的效应放到最大。
汪政(江苏省作协副主席,省评协主席):近年来,中国舞剧包括江苏舞剧受到观众的欢迎,一些作品常演不衰,这是非常可喜的艺术景观。相对而言,舞剧是较为抽象的艺术,即使有叙事与戏剧的成份,但在表情达意上依然有很大的限制,需要观众具备相当的审美水平。所以,舞剧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审美风尚,特别是观众的审美水平。这无疑说明了中国舞剧欣赏人口在增加,民众欣赏水平在提升。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审美文化现象。从已经得到市场与民众认可的作品来看,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有许多规律值得探讨,比如民族因素、古典因素、经典题材等。从世界舞剧艺术史看,大多数成功的作品是已经成为经典的其他艺术门类的作品的转化,这自然有舞剧艺术自身的考量。但是,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完全原创的舞剧作品,它们是全新的,不是从其他艺术移植的,同样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这一点尤其重要,特别是一些现实题材的作品,从舞剧创作上讲,难度非常大。任何一种艺术的审美力量,就是看它能否征服陌生题材,能否将行进中的生活艺术化。正是从这个角度说,我们期望当代舞剧是引领性的艺术,而不是跟从性的、改写性的艺术。
刘仲宝(江苏省舞协主席,南京传媒大学舞蹈学院院长,一级导演、一级演员):江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创作土壤,有着全梯队完整的艺术人才,更有着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的氛围、激情和动力。舞剧《红楼梦》《记忆深处》《朱自清》《运·河》《歌唱祖国》《10909》等作品一一亮相,“苏式”文艺范儿款款而来,走向全国市场。这些作品均源于基层沃土,讲述江苏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抒发人民情怀,充满了鲜明时代性、浓浓烟火气、温暖人情味,这些优秀原创作品,秀出了江苏艺术创作的强劲实力。国有文艺院团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中坚力量。以无锡市歌舞剧院(江苏民族舞剧院)为例,推出的舞剧《阿炳》《红河谷》《绣娘》《丹顶鹤》先后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舞剧《英雄·玛纳斯》《吴祖光梦别新凤霞》《画女情怀》《10909》入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舞剧《歌唱祖国》入选文旅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百部创作计划”。计划创排的舞剧《徐霞客》,生动呈现传统文化美学和古代哲学智慧,让长江文化彰显出超越时代的魅力和价值。
许薇(江苏省舞协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教授):通过对史料的考察,可发现江苏舞剧创作有着连续可考的历史轨迹,以及融通流变的发展脉络。从各艺术团体创演的舞剧作品题材来看,无论是依托历史故事的舞剧抑或是原创性舞剧,对题材广度的挖掘及对主旨深度的呈现均有突破,并逐步形成了江苏舞剧的题材特色:表现江南人文风貌的作品,通过意象化的舞蹈语言展现江南悠然景象及雅致情韵;表现江苏历史名人的作品,江苏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文化,在历史题材的选择上可谓得天独厚;表现江南文化底蕴的作品,在地域文化的深度呈现以及表现形式上不断创新突破。21世纪以来,江苏舞剧在创作上充分利用了江苏地区丰富的地域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淳朴的乡风民俗等特点,力求在舞蹈动作语汇上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苏派风格,也凝练成了一套以舞蹈语言表征江苏文化内涵的话语体系,可总结为三大类型:以地域文化塑造人物形象,用独特的风格舞蹈语汇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用地域特征鲜明的道具及布景来润饰舞台空间;以民俗文化增强舞剧风格,将江苏的民俗文化融入舞剧中,增添舞剧的风格性的同时,对民俗文化加以宣传保护;将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表达相融合,给予观众不同的视觉效应以及情感享受。当下,江苏舞剧创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随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自觉与用文艺反映时代面貌的责任担当,江苏舞剧创演格局也展现出令人振奋的新气象。江苏出品的优秀舞剧作品大量问世,它们在舞剧题材、结构、手法、语汇等创作上均有新的突破。我们期待江苏舞剧创作登上新的历史台阶,形成“苏派舞剧”审美特色,在中国当代舞剧的发展中书写出新时代的江苏篇章。
何平(江苏省评协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舞剧典型地体现了西方文艺的中国化、大众化和当代化。在舞剧中国化、大众化和当代化的过程中,政治想象和动员是重要的推动力量。《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红色舞剧是政治和艺术标准统一得好的经典之作。这几年有影响力的一些舞剧,如《只此青绿》《红楼梦》《咏春》《李白》《昭君出塞》《醒狮》《孔子》等,基本上盘活的是传统资源。传统文化往往有一种国民审美的召唤力量,容易被大众接受,因而能够吸引资本的投入和加持。这些作品里面,有些又成为大众传播中的“爆款”。比如《只此青绿》《咏春》《红楼梦》等,其服装、舞台、灯光、造型等可能呼应了这十几年培育起来的“国潮”和“国风”,其叙事方式也是新的(像《只此青绿》的“穿越”)。这带动了舞剧受众的年轻化。近两年央视“春晚”的舞剧片段也起到审美启蒙的作用。在政治、资本、青年文化、国民审美和大众传媒等的诸种合力之下,舞剧渐渐热起来。未来舞剧的前景和生命力可能需要看其处理当代生活的能力,类似于《深AI你》《万家灯火》等。总之,舞剧在传统和现实题材方面,需要更重视现实题材,在舞台视觉呈现和内在意蕴开掘方面,需要更重视内在意蕴开掘。
孟雅君(江苏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四级调研员):近年来,江苏推出《红楼梦》《朱自清》《记忆深处》《雨花石的等待》《深AI你》《歌唱祖国》等多部舞剧作品,或摘得(入围)舞蹈“荷花奖”,或受邀参加全国各类展演,产生一定影响。对舞剧创作及未来发展趋势开展评论,及时总结创作经验、提炼创作规律、思考创作路径,很有必要。评论与创作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分割。近年来,江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评论工作的部署要求,依托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省艺术评论学会、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和省内高等院校、社科机构、媒体等的积极作用,持续推进“评论引导力提升行动”,对重大题材文艺创作重点跟踪(资助)作品,包括文学、舞台艺术、广播电视、网络视听以及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等多种门类实行“评论前置”,对省内各级各类文艺院团创排的重点作品“一剧一评”,推动创作和评论有效互动。同时,适应互联网和新媒体传播规律,在多家省级新媒体平台开设评论专栏、专区,制作评论类融屏互动栏目,发布文艺热点评论、名家名作访谈、VR看展等内容,累计推出3000多个文艺微评、短评、快评和全媒体评论产品。2022年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广电局、省文联、省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做好评论工作的基本原则、重点任务,为做好新时代评论工作描绘“路线图”。今年要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十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努力引导创作、多出精品,重点加强对优秀作品、新人新作、文艺焦点热点的评论。
李斯思(江苏大剧院副总经理):江苏大剧院出品的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2021年首演后,迅速引发关注,到目前已经演出超过170场,场场开票即售罄。作为出品方,我们认为这部舞剧的成功主要基于三个方面。一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开展艺术创作。《红楼梦》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怀着敬畏之心,经过与黎星、李超两位导演的研究,精心创排和打磨,民族舞剧《红楼梦》早已不仅是诞生于曹雪芹笔下的精彩故事。有了名著戏剧逻辑的厚重铺垫,以及我们对于中国传统美学的极致表达,两者相结合,观众看得懂,也觉得好看。二是以年轻人的视角诠释“红楼”故事。在改编创排过程中,主创艺术家们试图翻越文学的藩篱,借助音乐、肢体、舞美、服装等多种语言的表达,建立舞剧《红楼梦》的独特视角;自古英雄出少年。正是这样一群年轻且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新追求的“90后”艺术家们,为民族舞剧《红楼梦》注入了独特的现代审美和意义,既最大限度地忠于原著,又体现了年轻一代视角对民族文学经典的重新演绎。三是以精湛的舞蹈呈现极致东方美学。民族舞剧《红楼梦》主演班底以中国舞蹈界新生代的杰出代表为核心,可谓是集结了当代舞坛的“半壁江山”。这些正值青春、风华正茂的年轻舞者们无与伦比的创意和对艺术品质的执着,正是民族舞剧《红楼梦》成功的关键要素。舞台艺术如同生命一般,不断渴求着新鲜血液的注入,文化的薪火相传也离不开一代代新人的接力前行。
崔世莹(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研究员,佳山书馆馆长):纵观江苏舞剧的创作历程,可以给出这样的历史评价,江苏舞剧创作正在逐步形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具体表现在,舞剧创作形成各艺术团体的合力,无论是部队,还是地方艺术团体都在不同历史时期竞相推出自己的舞剧作品,构成江苏舞剧丰富多彩、姿态纷呈的面貌。尤其是各艺术团体创作的舞剧作品题材多样,手法多元,极大地推动了江苏舞剧的全面发展。如表现江南人文风貌的《五姑娘》,江苏历史名人的《阿炳》,江南文化底蕴的《西施》等。特别是21世纪以来,江苏舞剧创作呈现的地域风格已逐渐为全国舞蹈界所认可,作品大量问世,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风格特色,无论是依托历史故事的舞剧抑或是原创性舞剧,在舞剧结构及舞蹈语汇等创作方面均有突破。《运·河》以地域文化塑造人物形象,《桃花坞》以民俗文化增强舞剧风格,《红楼梦》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等等。这些都应是对新时代江苏舞剧发展的重要成果,并且是书写中国当代舞剧发展史的重要篇章。
王海波(江苏广电总台影视频道总监,省评协理事):相比于需要台词的话剧、影视等艺术,某种意义上,舞剧是一种更直接、更深入、更有力量的表达。如何推动新时代舞剧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用户思维。今天谁会掏钱看舞剧?这是舞剧创作者、运营者包括研究者首先要关注的问题。我们在策划创作一部舞剧时,首先要问,这部舞剧的用户(观众)是谁?要养成鲜明的对象意识,树立强烈的用户思维。一部好的舞剧作品,只有同时也是一部好的舞剧产品,才会让更多的人看到,只有更多的人看到并买单,舞剧才能有市场,才能扎根人民,才能构建可持续的良性生态。二是持续创新思路。首先可以向技术要创新,推进舞剧与新技术完美融合,为用户创造沉浸式的观看体验。其次可以向融合要创新,积极挖掘推进传统赋能,广泛借鉴汲取国外舞剧的创作经验,熔铸古今,贯通中西。再次可以向跨界要创新,大胆尝试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跨界合作,丰富舞剧的表现力,拓展舞剧的粉丝群。三是打造精品思考。关键在人才。必须播撒好种子,培养好苗子,创造好生态。只有源源不断有新鲜血液涌入,人才辈出,才能佳作迭出。关键在平台。好的舞剧需要好的平台,好的平台助力好的舞剧。我们一起努力把中国舞协“顶尖舞者”项目江苏赛区打造成能让江苏舞者、江苏舞蹈、江苏舞剧脱颖而出的崭新平台。关键在目标。新时代舞剧应该而且完全可以承担更重要的使命,就是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探索演进,做出舞剧的贡献。
夏静(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副教授):文化记忆作为传承文化、建构认同的重要载体,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凝聚精神核心、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审美文化,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总是凭借自身的直观性、抒情性和叙事功能在民族文化心理的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当下的中国正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和文化,其中也包括构建中国特色的舞蹈文化。当代中国舞剧正是通过经典改编中的叙事重构、观念传承中的赋形呈现,以及现实题材中的精神构筑等艺术解读与创作策略,让过去以记忆的形态与现代产生互动,在塑造物化形态的文化传统的同时,通过新的背景、新的生平和新的回忆获取新的含义;在文本吸收与置换的过程中,让作品的历史性与现实性贯穿其中,使舞蹈创作真正成为连接不同家庭、群体和世代的情感纽带和艺术力量,以此进行民族文化价值的构建和民族文化身份的整合。从美学的角度,引入和接纳主体精神的反思性观念和视角,敞开更多的可能性空间;从发展的角度,借鉴和汲取传统文化的历史感记忆和意象,有效对接当代中国的鲜活现实。无论是空间度量还是时间意向,当代中国舞剧对于文化记忆的现代解读实践,充分反映出其在现代化与民族化进程中的文化自觉和本土价值。而这也正是中国舞蹈走向成功、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
杨祎程(南京体育学院舞蹈系副教授):江苏舞蹈,举足轻重。就江苏舞剧的共同话题,站在舞蹈发展史的范畴来看,吴晓邦先生艺术贡献中所体现的当代、传统与跨界更是令人瞩目。今天我们在讨论跨界时,先生都早已开启先河。我评论的六部作品中,只有《记忆深处》《运河》与《深AI你》三部是被界定为舞剧,《解忧公主》《攀登攀登》被界定为音乐剧与歌舞剧,而《潜行者》更多地被定位为话剧结构的现代戏曲。观察回顾,两点特征恳谈。第一,就是“剧”的中心性,以及基于“剧”的表现、转变的跨媒介融合。第二,舞蹈围绕“剧”与“媒介”影像与再造的表现,最终试图呈现地域符号、传统故事、当代意境的立足于传统、超越传统的创作、表演方法。再接续几点思考:首先,就这样的认同本身,只是我们不能否定我们已然带着“跨界”的思维识别它们。但是我们在确定是否是“舞蹈”时,其实最终的目的是鉴别“舞蹈”在其中的变化程度和转化效果。根源上说,只是主观审美的机制,让我们更立足于带有“舞蹈”与“变化的舞蹈”比较思维在判断。其次,凝视各作品中的元素,其实之所以有界限被界定。在我看来,主要原因是创作元素和表演者的主体性,彰显了一种被广泛认同的“艺术符号”接受。最后,我们之所以会接受“潜行者”的舞蹈属性。其实“歌舞演故事”事实,让我们无法忽略它在当代的合法性。总结来说:舞蹈转换与舞剧本体,其实从来不矛盾。江苏舞剧,并非一种守圈的舞剧现象。而是在全国不同圈文化的竞争中,保持着积极、开放和跨界延宕,再造具有先锋和前沿的特征,为传统在未来言说。
周晨(扬州市歌舞剧院副院长):作为一名舞蹈演员和舞蹈编导在这个时代是幸福的,早期经历过舞蹈行业的低谷,现在正迎来舞蹈人的新春天,特别是精品舞剧在整个演出市场一票难求的现象级表现,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为何能有如此的转变,或者说舞蹈、舞剧怎么突然“出圈”?我认为是历代舞蹈人持之以恒的努力,以及对艺术不断的追求,同时也是这个新时代给予的。其中,离不开政府对于单位和个人的大力扶持,也离不开每一个为舞剧奉献的舞蹈人,在这条路上没有捷径可以走,在舞台上每一次精彩的展现和观众每一次的掌声,都来自编导的“绞尽脑汁”、演员的“流血流汗”,我也坚信在新时代舞蹈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一定能够为中国舞剧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邱宇(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教师):在江苏舞剧“江苏形象”的塑造过程中,“自塑”与“他塑”共同构成了江苏舞剧“江苏形象”塑造的基本结构。“自塑”是指舞剧创作者通过艺术创作主动建构江苏形象的过程,“他塑”则是指江苏舞剧在接受外部评价和反馈过程中树立的形象。可以说,“自塑”是形象树立的坚实基础,而“他塑”则是形象塑造的根本落脚。从“自塑”维度出发,编导对于形象的建构与树立往往是对能够彰显江苏形象特质的“前文本”,进行反复的挪用、衍生与形变。这类“前文本”及其挪用策略主要聚焦于对传统符号的风情展示、对历史事象的文化想象、对现实生活的精神开掘、对红色记忆的现实深挖以及对文学经典的世界建构五种类型,它们共同构织起“江苏形象”的诗性气质、人文气质和红色气质。从“他塑”维度出发,当下江苏舞剧“江苏形象”的建构普遍依循着融媒宣发的形象植入、学术研究的形象渗透以及观众评价的形象认同三条路径。在三条路径的“协助”下,“江苏形象”的建构收获了一定的成效,但见效颇微。对此,舞剧《红楼梦》线上线下良性互动的“破圈”路径能够给予我们一些经验和启示:一是吸睛的宣发内容,二是多元的宣发形式,三是剧组的无限度的“宠粉”。由此,舞剧《红楼梦》形成了其独属的“文化传播圈”,形象的建构逐渐成了大众自发性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