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以古人之规矩 开自己之生面
—— 评“罗周现象”

方标军

 

2022年秋天,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七届“文华奖”参评剧目演出现场,罗周的名字被反复提起。事实上,她也确实迎来了戏剧创作生涯的高光时刻:由她编剧的锡剧《烛光在前》代表江苏参评“文华大奖”,由她编剧的昆剧《瞿秋白》参评“文华编剧奖”和“文华表演奖”;在此之前,昆剧《瞿秋白》已代表江苏参评第十六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也就是说,江苏今年参评全国最重要的两大奖项都是罗周的作品。第十七届“文华大奖”参评结果已经公布,锡剧《烛光在前》荣列其中,从而成就了江苏自评奖制度改革以来连续四届夺“文华大奖”的辉煌。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评比结果尚未公布,但我相信昆剧《瞿秋白》一定会被评委和观众认可。

最近几年,罗周在戏剧界的关注度、知名度相当高,不少专家称之为“罗周现象",我觉得这一现象确实存在,其主要特征表现值得探讨。

其一,出道时间不长,但作品数量多、质量高。罗周现任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一级编剧,共创作戏剧作品112部,主要上演作品有昆剧《春江花月夜》《梅兰芳·当年梅郎》《眷江城》《瞿秋白》《世说新语》、京剧《大舜》《梅兰芳·蓄须记》、锡剧《一盅缘》《烛光在前》、扬剧《衣冠风流》《不破之城》、越剧《乌衣巷》《凤凰台》、话剧《张謇》《新华方面军》等,其中20余部作品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她的作品三获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六获田汉戏剧奖·剧本奖,多部作品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剧目“百年百部创作计划”,以及“剧本扶持工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等。罗周本人也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说到对罗周的了解,我也算一个。提议由罗周深入生活创作以守岛英雄王继才为原型的扬剧《夫妻哨》,将“江苏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更名为“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并由罗周担任院长的宣布会,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等联合举办的罗周作品研讨会,我都参与了。罗周担任一院之长,应该说再恰当不过,但也有可能影响到她的戏剧创作,为此我曾受杨志纯厅长委托,代表党组事先征求她的意见。事实证明,罗周不但正确处理了个人创作与行政领导的矛盾,创作的戏剧作品数量未减,质量更高,而且有效发挥了戏剧文学创作院的职能作用,在罗周这面“大旗”下,一个较为散漫的单位有了活力。

其二,并非专业出身,但真正掌握了编剧技巧。罗周在复旦大学学的是中文,并没有接受严格系统的戏剧训练。她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一个从兴趣爱好、自发练笔到自觉创作,再到自如创作的过程。昆曲《春江花月夜》是罗周专业编剧的端点,她的人生轨迹由此改变。四折写法始于锡剧《一盅缘》,让她走上自觉追求“新杂剧”结构方式之路。剧本有很多上演机会,也让她在与专家和主创人员沟通交流中得到提升。罗周总结自己规律性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是:谋篇布局上,重点考虑素材、题旨、结构、剧情。准备写某个题材时,首先是阅读相关素材,尽可能全面掌握原始材料,如果涉及史实,则以人物年表或编年体史书为准;掌握足够的素材后,需要把最打动人之处列出来,以动情为光照,找到该题材入戏的最高价值,即全剧题旨;题旨往往决定了结构,好的结构必须有利于题旨的实现,将元杂剧和明清传奇结合在一起的“新杂剧”,是她广泛实践的一种有效方式。将素材变成剧情需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是历史学家到不了的地方。我特别欣赏罗周的这些经验之谈和既复古又创新的“新杂剧”风格。昆剧《瞿秋白》、锡剧《烛光在前》都是四折写法,都有独特的视角切入,其中昆剧《瞿秋白》中昼与夜的结构设计和锡剧《烛光在前》中明与暗的结构设计尤其精彩,堪称党史题材的杰作。

其三,既亲近传统,又与时代同频共振。“携传统在现代游走”,专家这样评价罗周。罗周对中华传统戏曲有着高度的敬畏之心。罗周戏剧作品涉及戏曲、话剧等8个门类,其中戏曲91部、话剧9部;戏曲作品涉及16个剧种,其中昆剧23部、京剧13部、锡剧14部、扬剧6部、淮剧6部。这些作品中古装题材75部、现实题材37部,原创94部、整理改编18部。由此可见,罗周戏剧作品主要集中在戏曲,特别是京、昆、锡、扬、淮,且以古典题材居多。元杂剧和明清小说是罗周戏曲创作的“涵养之地”,罗周总体上借鉴杂剧体例,每折则借鉴传奇折子戏。根据不同题材、题旨,罗周有时也会打破元杂剧四折一楔子体例,在结构上做必要调整,比如昆曲《春江花月夜》是上下两本、每本四折,京剧《孔圣之母》是四场一楔子,京剧《大舜》是上下两本,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是四出一先声一闰出,昆剧《浮生六记》是五折一余韵,秦腔《望鲁归》是五章一终章。从某种意义上说,昆剧现代戏是一个禁区,因为内容的现代性与形式的传统化有矛盾。罗周以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眷江城》《瞿秋白》等作品,在昆剧现代戏创作上进行了积极主动的探索,证明昆剧可以驾驭现代题材,也可以打造成优秀作品。综观罗周戏曲作品,既继承了我国古典戏曲的审美价值,又彰显了鲜明的现代意识,折射出以回归为驱动的创新,书写着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新答卷。

其四,既得到恩师传承,又传承给了更多人。罗周的文学和戏剧修养与授业恩师有极大关系。她16岁从南昌十中少年班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此后在复旦待了10年,直至博士毕业。她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方向是中国文学古今演变,导师则是著名学者章培恒教授。在复旦期间,她广泛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书籍,接受了规范、严谨、系统的学术训练,也因此奠定了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坚实基础,罗周的文史功力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同样幸运的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一级编剧张弘曾在复旦大学讲授昆剧,那时罗周便是助手。专业创作起步不久,罗周拜张弘为师,得到倾心相授。而张弘身后又有昆剧表演艺术家石小梅,这对罗周的滋养、熏陶同样至关重要。在写昆曲《春江花月夜》时,罗周对昆剧格律几乎一无所知,完全是靠一本《元曲鉴赏辞典》对着写;如今在昆剧创作领域,特别是曲牌联套写作上,她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性。昆剧折子戏《春江花月夜·乘月》是应石小梅老师要求,由最后一折改写的,其中36句原诗改成【小桃红】【下山虎】【五般宜】三支曲子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徘徊间月行人行,人停月停”“那月儿呵,它也伶仃,也有个沉潜亏盈,因此的与俺们别样亲”,这几句我也颇为欣赏。担任院长以来,罗周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培养青年编剧人才上,不仅自己亲自在线授课,而且积极邀请表演艺术家参与授课。罗周通过上百场专业讲座、观摩点评、剧本辅导、网络授课等,极大提升了省内外编剧人才的专业素养,为全省戏剧人才队伍建设倾注了心血。

“罗周现象”在江苏独一无二,在全国绝无仅有,它让我们看到了戏剧文本创作的传承发展之道,剧作家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高素质专业型干部的用人导向。戏剧创作需要学养、需要勤奋,人才成长需要关怀、需要担当。把罗周引进来、用起来、留下来,同样值得点赞。

从一个优秀的剧作家向一个伟大的剧作家转变,罗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罗周的创作优势主要在历史题材,希望罗周进一步树立大历史观、有大时代观,在不断推出历史题材优秀作品的同时,努力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生动讴歌改革创新的火热实践,不断推出为时代和人民放歌的精品力作。

在我的心目中,罗周不是天才也有天分,不是天才也是奇才。期待罗周有更多超越、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