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至12日,省文联组织实施第二批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长江源采风。采风团由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旭东带队,走进陇南甘南地区,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这里不仅是长江重要支流嘉陵江源头,拥有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湿地,也是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重要区域。采风团参观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重温了红军长征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不同艺术门类的青年艺术家们通过此次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之旅,充分感受到自然和人文之美,激发艺术家们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核,积累丰厚创作素材。
繁音激楚热耳酸心
采风团初到甘肃就迎来第一份惊喜,当天恰逢天水伏羲庙秋祭典礼最后一天,天水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袁丫丫在伏羲庙前广场的秦腔演出吸引了采风团成员的驻足观赏,深刻领略了“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人民齐吼秦腔”带来的震撼。真切感受到这门艺术在群众中的受欢迎程度,感动于人民对秦腔的热爱,秦腔艺术家对艺术的痴情和投入。在参观了伏羲庙聆听讲解之后,了解到秦腔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之产物,是古丝绸之路上诸族音乐文化交流的结晶,作为华夏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戏曲音乐文化发展的根基,深刻诠释了汉文化的发展。
“是无等等”石窟文化
采风团第二站探访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的麦积山石窟。与周围绵绵青山完全不同,麦积山是一座刀切般直上直下的黄褐色巨石,只有山顶郁郁葱葱,古人精准地描述为“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垂直的岩壁上分布着若干密如蜂巢的洞窟,层层栈道把小小的洞窟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圈圈点点或不规则的四边形。在攀登前行的过程中,大大小小的佛像逐渐清晰起来。洞窟中的壁画,随着时间流逝或残损或褪色但仍不失精美。高大的佛像面露微笑、俯视众生,既有神灵的威严又似乎温和可亲。数以万计的默默匠心成就了麦积山,世世代代对文明的敬畏和文化的传承成就了麦积山。山顶“散花楼”最中间牌匾上书“是无等等”,出自《心经》赞叹佛法至高无上,也是描述麦积山石窟艺术造诣的巧夺天工。
重温长征历史 汲取革命力量
采风团瞻仰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深入了解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腊子口战役是如何出奇制胜一举夺下天堑,成为红军长征途中转折关头的生死之战。接着,青年艺术家们前往腊子口战役纪念碑,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感受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大家深受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感染教育,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传承红色基因,奋进新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领略祖国大美河山
在经过了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高原湿地花湖以及扎尕那、若尔盖草原采风之后,大家来到了此行最重要的一站——那摩大峡谷,探访长江源之一的白龙江源头。虽然交通不便,自然条件艰苦,但是藏在峡谷中的奇特自然风光却让采风团团员惊呼连连。大家踩着石头溯溪进入,穿过杂乱的碎石路,沿途看到仙女洞口悬挂的经幡和哈达,听着潺潺水声,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郎木寺地区充满神秘感的异域风情。
9月11日下午,采风团在兰州举行了总结座谈会,通过此次采风交流活动,艺术家们受益匪浅,纷纷感叹得到了精神的洗礼,心灵的成长,是一次毕生难忘的珍贵体验,必将激发自己将此次采风收获转换为提升自身艺术的养分,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勇攀高峰。刘旭东对本次采风圆满举行表示肯定,他说省文联高度重视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希望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助力各位高徒成长。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志存高远。作为“名师带徒”计划的高徒,希望大家立大志、成大家,撑起江苏文艺的天空,为中国文艺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善于学习。要向书本学,向生活学,向时代学;向老师学,向同行学,向同伴学。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有所成就。三是追求风格。艺术家是要有个人风格的。各位都是崭露头角的青年艺术家。不管是哪种艺术都要勇于追求自己的风格。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艺术坐标。
此次采风邀请名师随团指导,细致讲解,分享艺术感悟,提升青年艺术家采风体验和收获,是省文联针对江苏文艺“名师带徒”培养计划的一次创新。采风活动结束后将举办采风创作成果展。
(崇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