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墨香透着心香

程应峰

 

清代诗人袁枚有小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此诗表情达意,可谓手法独到,意境清幽,意味深远。

可以说,这首小诗,是墨香透着心香的一个范例,是一种清醒而清晰的心迹表达。寂寂的青苔,生于低处,长在角落,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就算苔花如米小,比不上大朵快颐的牡丹,依然会不遗余力地在流光的进程中悄然绽放。这就好比是烟火生活中的俗人、凡人,不争不闹,不喧不响,按照自己的生命节奏,从容成活、生长,纵使卑微,也要彰显个体生命独特的色彩,演绎起起落落的生活章回,绽放有声有色的生命芳香。

话说苏轼,在苏州任上的时候,清晨在户外闲逛,遇到美景,随口一句:“禾草珍珠透心香。”恰有一爱琢磨美食的路人听见,知道苏学士爱吃肉,心想,难道是“和草蒸煮透心香”?是不是要把肉和草一起蒸煮,并且要煮得透心便生出异香?回去后,这个倾心于美食的路人便将稻草捆着肉一起煮,煮出来的肉竟有一股清香,味道可口,十分下饭。事实上,那天苏轼在填词,见晨曦舒彩,绚烂天半,水上荷香,朝露如珠。便写下了“荷上珍珠透馨香”之句,没想到路人误听了竟成就了一道美味。

文字就是这样,即兴应景,有金戈铁马,就有低眉浅唱,有大江东去,就有小桥流水,但不管怎样,若能打动人心,大抵就是生命的魄,智慧的魂,总是静静地渗透人类情感,静静地绽放在时光深处。一个人,就算处在生命的薄凉里,若是有了莲花般盛开的文字为伴,就能在日暮、落霞、烟柳、残花中悟出美和好,嗅到无与伦比的生命芬芳。

在浸透墨香的图画里,我们品味琴棋书画诗酒花;在氤氲心香的文字里,我们欣赏着一江秋月半天烟霞。我们深谙唐诗宋词之气韵,更能了悟“月下独酌”、“踏雪寻梅”之况味。我们常常沉醉于灯影月下,敲着电脑键盘,或者就着一纸生宣熟宣,在清风流云的意蕴里,摹写积淀于胸中的山水胜景,纵横丘壑,烟波水月,尘世繁华。

幽幽墨香,总是轻柔地、徐徐地、缓缓地从翻开的书页间升起、弥漫、扩散;曼妙墨香,也总是在雪白的宣纸上泼洒晕染开来,演绎成心中搁置已久的美妙图画。墨香浮动,心香幽然。它缘于气舒、锋藏、神敛;又缘于平淡、恬静、冲逸。它贯之于笔墨,传之于纸笺,发源于内心。

墨香透着心香,它是人生理想的诗意再现。有如一方古砚,一卷经书,一孔斜阳,一窗清风,互为守候;更似一株绿植,一杯清茶,一缕焚香,一曲梵音,相依相融。心香照见墨香,或成山水间的隐语,或成时光中的册页,一不经意,就让灵魂有了栖居之所。这样的时候,人间的烦躁、纷扰会悄然隐退,时光,在墨香中沉醉,流年,在文字里徜徉,纸上皴擦点染,指端键盘轻响,墨色流淌里,心香丛生处,柔软了空间,淡化了时间,一切的一切,是如此安然、静谧、淡远、祥和。

有人说:“眼里有风景,心中生墨香。”是的,时间的桨可以搅老岁月,岁月的笔可以写下沧桑,生而为人,一旦沐浴于淡雅墨香,就算再怎么落拓不堪,灵魂也会变得纯粹、清澈、明晰、透亮。一切的烦恼、痛苦,都是由心而起。同样,一切的烦恼、痛苦,也会随心香而去。

在人生的长河里,若得左岸是文,右岸是画,又何尝不能拥有绵厚悠长的生活,生活又怎能不处处生机、处处趣味、处处意境、处处蕴涵?当艺术贯注于生活,再阴郁的生活,也会在诗意的感知和感召中,闪烁动人心魂的生命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