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为科技人物塑像的新时代使命
——以“科技星斗·致敬科技工作者主题雕塑创作展”为例

邵晓峰

 

导 言

 

新时代的科技与艺术交相辉映、互促互进、协同发展,雕塑艺术在与科技人物、科技成果、科技实践的相互激发中,取得了一系列创作、展示成果。2022年11月,“科技星斗·致敬科技工作者主题雕塑创作展”在江苏大剧院开幕,这是广大雕塑工作者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向人民献上的一份特色礼物,也是江苏省文艺创作聚焦新时代主题、塑造新时代人物的一次生动汇报。此次展览,基于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的学术艺术总主持,江苏省雕塑家协会全体同仁在尚荣主席的带领下,群策群力,全力展开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35位杰出科技工作者塑像的策划、创作、展示、传播与弘扬,获得了广泛的社会美誉度。有感于此,笔者对此次雕塑创作展的“理念之源”“创新之思”“作品之美”作简要分析与阐释。

 

《谷超豪》  作者:李津

 

《吴征镒》  作者:李岩

 

《王选》  作者:谢渊

 

《黄昆》  作者:陈建华

 

《钱七虎》  作者:郎钺

 

《张存浩》  作者:杨明

 

雕塑创作展理念之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科技的发展。2022年10月16日,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13次谈到“科技”,并阐释了科技强国、科技强军的重要意义。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的关系,他进一步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关于美术、艺术、科学、技术四者之间的关系,2021年4月19日,他在视察清华大学时提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因此,科学、技术和美术、艺术的发展宗旨,都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致力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与提高,更好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不但是科技工作者与艺术工作者共同的新时代使命,而且是此次雕塑创作展的理念之源。

“艺术与科学的灵魂同是创新”。通过“科技星斗·致敬科技工作者主题雕塑创作展”,观众们在欣赏雕塑家们为表现科技人物形象之美而创造的艺术之美的同时,可直观感知科技专家们潜心钻研、传播智慧、服务社会的生命意义,理解他们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以及人民幸福之间的密切关联。

 

雕塑创作展创新之思

 

此次雕塑创作展还具有重要的策划铺垫,早在2021年8月,由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的“美在科技——中国美术馆藏科技题材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在吴为山馆长指导下的策展团队从中国美术馆馆藏中精选绘画、雕塑等科技题材作品100余件,以“科技人物——求真之路开拓者”“科技事件——创新征途里程碑”“科技成就——知识应用结硕果”三个篇章向观众展示科技、艺术和创新的关系,形象地呈现近现代以来中国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为本次雕塑创作展实现创新之思的灵感提供了坚实的展览策划基础。

概括而言,70余件雕塑作品采取的塑造形式有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运用的塑造手法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镂空雕;采取的表现形式有写实、写意、抽象、象征、烘托等。当读者欣赏、观摩、领会这些在写实主义的总体氛围中呈现出多元样态的雕塑作品,仿佛置身于繁星璀璨的科技银河,或实或虚、或疏或密、或大或小、或高或矮、或长或短,但见光芒闪耀,令人浮想联翩。

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正是受惠于新时代的有益环境与有利条件,袁隆平、孙家栋、吴良镛、程开甲、屠呦呦、王选、王泽山、黄昆、于敏、曾庆存等杰出科技工作者,他们以非凡的智慧,助力国家繁荣昌盛,带给人们美好的生活。他们如同祖国上空的星斗,熠熠生辉,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还有一个颇具意味的现象,在这些科技人物的创作中,有的是因为感人的形象、有的是因为卓越的业绩而备受雕塑艺术家的创作青睐。譬如,彭汉钦、谭云、刘晨、张晓明四位雕塑家分别塑造了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黄旭华;刘元捷、迟娣、钱为三位雕塑家分别塑造了药学家屠呦呦;马辉、尹悟铭、陈建华三位雕塑家分别塑造了物理学家黄昆;李岩、陈刚、朱文豪三位雕塑家分别塑造了植物学家吴征镒;王超、树德力、树德力三位雕塑家分别塑造了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詹雪喜、黄永娣、冷术三位雕塑家分别塑造了雷达专家王小谟;尚荣、傅礼城,戚洪岩、尹祥明三组雕塑家分别塑造了物理学家程开甲;冯天娇、王大力,夏一栋、秦天三组雕塑家分别塑造了火炸药专家王泽山。

在策划与约稿阶段,雕塑创作展还吸引了中国美术馆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组成员的热心关注与积极投稿,李迅《孙家栋》、马文甲《王大中》、彭汉钦《黄旭华》、余晨星《王忠诚》、刘松《刘永坦》、耿延民《吴文俊》、李军《于敏》、袁超超《李振声》等雕塑作品为助力总体展品文化韵味、艺术水准的提升带来实质性帮助。

 

雕塑创作展作品之美

 

正因为科学技术与雕塑艺术的魅力皆在创新,此次展览中的众多作品可谓精彩纷呈、美不胜收。笔者略举数例,以作点评。限于篇幅,只能挂一漏万,敬请艺术家与读者谅解。

作为特邀创作嘉宾的吴为山,曾塑造了《李四光》《竺可桢》《周培源》《钱学森》《钱伟长》《朱光亚》《杨振宁》《南仁东》等数十件影响广泛的优秀科技人物雕塑。他提交的参展作品《袁隆平》是全身像,表现“杂交水稻之父”脚穿雨靴,右手拿草帽,面带微笑,神采奕奕,正低头端详着左手中的一把稻穗。吴为山以雕塑凝固其朴素务实、深耕大地的劳动精神,这是雕塑家对袁隆平为水稻事业奉献一生的定格和写照,以感谢这位老科技工作者为世界粮食生产作出的巨大贡献。吴为山身体力行,还在开幕式视频中祝愿雕塑艺术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定信念。用注入情感的红泥在我们的手中塑成英魂、精魂、灵魂,让他们的精神世世代代流传下去,这是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担当。”

彭汉钦所塑的《黄旭华》是全身像,表现这位核潜艇设计专家神情专注地目视前方,细细思索自己的科研进展。艺术家很在意细节,展现黄旭华习惯性地将身体重心放于右脚,左脚前伸,右手放于腹前,左手自然下垂,左肩微耸。这一别具性格的人物形象,沉静、恬淡、内敛、睿智,显示了这位“潜艇之父”的卓越神采。陈钢也以全身像来塑造《吴孟超》,展现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刚从一台艰苦的手术中下来,浑身透露着疲惫,工作服满是皱折。他嘴巴微张,正和同事们交流着手术上的一些棘手问题。他右手下垂,紧握拳头,左手略举,微曲食指和无名指,这些细节塑造,生动展现了这位救死扶伤的名医投入的工作状态。

马辉创作的《黄昆》,以半身像的形式展现这位物理学家日常的工作状态。他端坐于工作台前,右手执笔,左手放在稿纸上。他神情深沉,眉头略紧,正在琢磨着他的科学命题,显示了这位科学家严肃的一面。另一位雕塑家尹悟铭所创作的《黄昆》,则在形式上以比较残破而具有庄严感的胸像,体现了主人公目视前方、较为放松的神情,显示了这位科学家另一种工作状态。尚荣、傅礼城合作塑造的《程开甲》,运用的是大开大合、虚实结合的写意雕塑手法展现其半身像。在整体上,作品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人物形象从山石中脱颖而出。程开甲背靠大山,右手抬起抵于腹前,右臂倚石,以坚毅的目光望着前方,心有所思。两位艺术家以苍劲的塑痕,深刻表达了这位核物理学家与众不同的工作状态,凸显其坚忍不拔的科学探索精神。

周阿城表现的《谢家麟》配有附加物,以衬托这位物理学家忘我的工作状态。在他的前面,与众不同地塑造了一个以线条呈现的物理加速器的轨道痕迹,使人能直观地了解这位科学家的工作特点。他以质朴浑重的泥塑手法,将刻画对象日常的工作内容、投入的工作状态、专注的工作神情,结合他的科学研究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体现。陈刚也以附加物来烘托、彰显作品的主题,表现吴征镒这位植物学家在野外考察的一个生动情景。他侧身坐在一根粗大的树干上,左手拿着水壶与草帽,右手在放于右腿上的笔记本上记录。其身体向右侧倾斜,聚精会神地看着右下侧树干上生长的植物。艺术家以准确、自然的塑造方法,将常年在自然界考察植物的科学家的工作特点、内容与特色展现得生动细腻,感人肺腑。荊琦塑造的《徐光宪》也辅以道具,善于抓住这位物理化学家投入工作的一瞬间。他双手举起一个细颈球形的玻璃仪器,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其中的变化。艺术家深入刻画了主人公的面部与手部,却大胆将胸部以下的衣纹全部简化处理,有力烘托了科技人物的工作特色,使读者鲜明地感知他的工作性质与特征,且印象深刻。

任艳明的参展作品《郑哲敏》,则将这位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的工作及其形象巧妙融为一体,那放射性的线条、造型与肌理,呈现出爆炸的力度,在中间的孔洞,留出科学家的头部形象。正是在这样充满力度的对比中,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也与其专业研究特征融为一体。

 

结语

 

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给文艺界带来了强劲春风,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带来可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根据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以青年才俊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江苏雕塑界已探索出符合党和人民需要的雕塑创作模式与文化特色方向。笔者衷心祝愿他们持续深化在主题性雕塑、人物雕塑、城市雕塑、民间雕塑、写意雕塑、雕塑教育、雕塑国内外拓展、雕塑理论建设等领域的探索性实践与创造性研究、创作、展示、传播、弘扬,加强为新时代人物塑像的使命感,开拓新领域、接受新挑战,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作者系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