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长江文化
——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2021年长江行采风活动心得(之二)

4月15至23日,为贯彻习总书记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的重要指示精神,省文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精心策划组织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长江行采风团,带领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民间工艺等领域20余位学徒深入长江沿岸贵州、重庆、湖北等地进行采风交流,不断汲取光辉党史力量,领略长江文化风采,提高青年艺术家的思想修养和艺术创作水平。在为期九天的行程中,采风团辗转多地、行程数千公里,感受了厚重的革命历史和长江文化,心灵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纷纷表示要通过创作优美的文艺作品来赞美伟大祖国,讴歌伟大中国共产党,回报社会和人民。

采风团考察武汉长江大桥

 

此次采风是省文联为贯彻习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的一项重要举措。

这次红色之旅有一位革命前辈我尤为关注,那就是从我家乡淮安走出来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无论是在贵州遵义还是在重庆,都留下了他的革命足迹,处处显现出他卓越的智慧与军事才能。在遵义,湘江战役之后,中央领导层对于仗怎么打,红军向何处走,不断发生争论。一方为博古、李德,一方以毛泽东、周恩来为首。在通道会议、黎平会议和猴场会议上,周恩来都明确赞同毛泽东主张,改变进军路线,转兵贵州,北上遵义。特别是周恩来主持的黎平会议,坚决否定了博古、李德坚持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并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准备。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随后成为党和红军的实际领导核心。对此,周恩来起到了重要作用。1938年12月至1946年5月,周恩来在重庆生活战斗了8年。重庆有红岩,我的家乡涟水有一部电影叫《红日》,这似乎冥冥之中让我与这次采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次红色文化之旅所经之处大都留下了总理足迹,这也让我更加感受一代伟人周总理的伟大,我感到无比自豪!

——朱志刚(书法)

 

在采风过程中,我处处留心于书迹。不管是名家之法书,还是市井之涂抹,都有意无意间过目。在“名师带徒”学习过程中,言恭达老师多次指出:“书法艺术本质上是书家性格、学识、修养、阅历和创作实践的浓缩与表露。书功无内外,善悟胜勤学。胸中须有储墨,才得精思卓识。才能得自家风格,创时代精品。”我仔细体味言老师的话,也努力用笔墨去践行书法时代创新这一命题。

在遵义,我仔细观看了毛泽东主席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十六字小令”“清平乐·六盘山”等手迹复制品,用笔、结字、章法皆不主故常,飘逸磅礴,豪放酣畅,变化寓于心,故能龙蛇飞舞,气象万千。革命烈士留存的字迹,都是自然地书写,仿佛丝毫没有关注于字,实际情形也应当是这样,所以有一种现代书法家最难的心态,仅仅是写字而已,字迹的工与拙都无关紧要,达意即可。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中的白鹤梁题刻,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题刻中的书法,有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书迹,也有后世文人雅士的关于白鹤梁的诗文、题跋等。作为全国惟一的“水下碑林”,透过玻璃观看灯光下的石刻字迹,实在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通过此次“长江行”采风,我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用笔墨记录时代、书写时代、讴歌时代。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把精力和心思集中到创作上来,以明德引领书法风尚,树立远大艺术理想,德艺双馨,技道双进,做一名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郑长安(书法)

 

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是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培养青年文艺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这里,我们时常与名师接触,倾听教诲。就我导师金丹先生而言,对我的影响是骨子里的,除了技艺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学其治学的精神、处世的哲学、立身的根本。我在黄瓜园里十年,随先生一侧亦有十年,我们常常见面,有时不聊写字,不聊学术,只谈最近遇到的人,发生的事。这样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熏染让一些东西流淌在血液中、刻在骨子里,不自觉的事事以老师的标准为标准,也是如此,自己的翅膀渐渐有了力量。   

此次采风能够与刘书记以及各位老师同游,荣幸万分!我们的采风之路,亦是游学之路。贵州山区的发展已然打破原有的想象,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高楼林立的城市建设……深切感受了国家对原来贫困地区在政策上的支持力度。我们领略和感受了长江文化的魅力,站在乌江峡谷之间,觉得人是渺小如细沙的,而看到三峡大坝之工程,又觉得人的力量的伟大。岁月为我留下诸多的记忆,最美好的不是名山大川、江流峡谷的自然风光,而是我们一路并肩的人。我相信,生命中刻意地安排就是最好的相遇,就在那个时空里,一行二十几人可能从未想过走到一起,从而相识相知相惜。

 ——张 飞(书法)

 

本次长江行采风考察活动,有幸结识了众多从事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家,在言语交流和思想碰撞中深化了彼此的友情,产生更多的艺术创作可能。祖国一步步迈向繁荣,作为新一代文艺工作者,我们又该如何传承发扬红色革命文化精神?如何通过自身奋斗谱写新时代篇章?还需要我们紧跟党和国家的步伐,深刻体会新时代发展的理念和需求,并通过自身不断的实践和摸索进行求证。于我个人而言,主要从事的是漆画艺术创作。大漆,作为东方所特有的材料,在历史长河中延续了七千年之久,它历久弥新,在当下依旧能焕发鲜活的色彩。

很荣幸,能够通过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这样一个高平台去学习交流、不断开阔视野,对我专业素养的提升起到了十分重大作用。感谢导师选择了我作为徒弟,在跟随导师几年的学习和成长中,传承的不仅是他精到的专业技能,更多的在于他那崇高的艺术追求和正德厚生的高尚品格。现如今,我也成为一名新晋的艺术专业教师,区别于纯粹的艺术创作者,还肩负授业解惑和师德传承的职责。我会努力汲取本次采风的感悟经验,将思政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紧密的结合,更好地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有力号召!

——郑家闽(美术)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听红色故事。第一站来到曾为中国共产党历史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之城——遵义。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让我们看到祖国大好河山翻天覆地的变化,感悟到革命先辈们敢于斗争、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记得2018年,我们剧院排演了大型现代戏《母亲》,我的师父燕凌就带着我们到淮海烈士陵园、沂蒙山老区进行采风,当时师父告诉我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如果没有先烈们的英勇付出,哪有我们的今天,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感恩。”师父的一席话让我感触颇深,就像刘书记在这次采风活动中给我们讲的:“我们要深学党史,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一定要有三个度——艺术的生命是长度、舞台的经历是宽度、师父的指导是高度。艺术道路很艰险,我们就要好好学习老师、师父的修养。人生是短暂的,但是艺术是永恒的。”刘书记的话,让我再次感受到领导对我们的关心、 对我们的支持、对我们的认可。这次采风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却是我最难忘的几天。作为新一代的艺术工作者,有责任把我们在师父那所学的点点滴滴好好地传承下去,要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吴 燕(戏剧)

 

缘于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让我们走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一个优秀的团队。我的心得是:首先,文艺从来都是有意识形态性的。文艺是通过文艺工作者的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来诠释生活的,当受众受到感动时,也就意味着他已经站到文艺工作者的立场,在思想情感上与他们融为一体。因而,提升文艺工作者的道德修养是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中应当起到引领作用。通过本次参观、访问革命圣地,近距离体会了扶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使我的思想认识有了很大提高。

其次,孤立、保守的系统总是趋向衰落。不同领域的艺术工作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碰撞,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通过本次活动过程中和各位艺术大家的日常交流,特别是在专题调研座谈会上聆听他们的发言,使我收获匪浅,如方淩波老师以“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对文艺界、对名师带徒计划的阐释和期望,潘讯老师对“采风”进一步解读等,使我大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此外,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这个平台和团队,开展丰富多彩的联合活动,如:展览+演出、作家+演员、舞蹈+曲艺等,跨领域发展,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还可以开展联合创作和教学活动,使之成为“宣传队、播种机”,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

——张 明(曲艺)

 

“长江行”采风活动中印象深刻的是重庆,到达重庆文联,先是欣赏了馆内美术作品,然后开了交流会,重庆的曲艺老师和我们江苏的艺术家演出交流,我从各位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看到了巴山蜀水的韵味,也学到了江苏的柔情幽婉,双方书画艺术家们交流创作,有泼墨山水的画,还有笔走龙蛇的字,互相交换,叫人心情愉悦,流连忘返,因为艺术是相通的,书画与曲艺也有着相同之处。重庆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我们去了红岩魂陈列馆,它建于1963年,展馆主要是讲述白公馆、渣滓洞革命烈士的斗争事迹。门口的广场是当时“中美合作所”的阅兵场,十余根石柱上还刻有红岩志士的书信和诗歌。步入陈列馆,恢宏,浩然之气油然而生,带我了解了我模糊的革命历史,看见了《挺进报》原件,杨虎城将军生前所穿军装、佩剑,中共党员江姐原型人物在川东进行革命工作时使用过的皮箱,还有红岩烈士们生前在监狱里绣制的一面五星红旗,了解了渣滓洞,白公馆,重庆大屠杀,先烈们有着为了免除下一代的磨难,把牢底坐穿的信仰,正是有着这种坚定不移的信仰,才有有如今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英烈只骨不朽,红岩之魂长存。”这必将激励我们努力奋斗,用文艺的形式为中华崛起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张 正(曲艺)

 

古语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通过此次长江行采风活动,使我真正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内涵。

本以为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基建老旧,没想到一路走来,道平路稳,灯明璀璨,尤其是山间高速,铺架于崇山峻岭之中,或蜿蜒曲折,或直通山隧,从此险峰变通衢,如履平地!最令人震撼的还是三峡大坝,其横亘长江,坝高185米,深度170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年发电量超一千亿千瓦时,具防洪、抗旱、发电、航运等巨大综合效益,功在当代,利及千秋,伟哉壮哉!何以故,皆赖党之正确领导,国之复兴强盛。曾经的“地无三里平、人无三两银”早已成为过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复兴之路上,党和国家真正把满足人民对美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文化自信是民族和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与积极践行,也是文化传承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撑。在与重庆文联的艺术家老师交流的时候,看到四川扬琴、四川清音、四川评书等演员老师们的精彩演出,除了深深感受到川渝曲艺的独特韵味外,也体会到老师们的作品透露着强大的巴蜀文化自信和地域特色,这让我对自身南京白局的创作有了新的启示,那就是一定要贴近生活、扎根群众,用最生动朴实又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讲好南京故事。

——夏 天(曲艺)

 

师父王金山曾对我说:“做好缂丝精品,达到高的艺术境界,需扎根在文化的土壤中汲取养分,眼格要高,学经典,多看好东西,阔眼界,壮胸襟。”坐船行进在长江之上,望着两岸崇山峻岭、翠蔼翳日、山灵清响,想起1956年毛主席畅游长江后写下的诗句“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文化具有本土特色,但对真、善、美的追求没有地域界限。江苏处在长江下游,所沉淀的深厚底蕴,豪放能激扬山河,温婉可兼容并蓄。

今日祖国强盛,人们生活祥和安稳,不能忘记为了国家安定、人民幸福,流血牺牲的先烈们。在遵义会议会址、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重庆红岩魂纪念馆,回首往昔,追寻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足迹,重温他们的生平事迹,更加坚定了传承革命精神,弘扬传统文化的信念。

缂丝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缂丝草书作品,师父王金山创新了绞花线技法后,近代才开始把草书的枯笔效果做到淋漓尽致。遗憾的是师父带了我一年就离开了,省文联领导为了让我继续深造,配备了专家组导师指导,开放包容,高瞻远瞩,恩泽济艺如日月,万分感激!我会带着感恩把缂丝艺术传承好、发扬好,不辜负师父的栽培和省文联领导对缂丝发展的重视。

——孙 琳(民间文艺)

 

此次采风让我真切地受到了革命文化的洗礼和教育。红岩纪念馆里陈列的烈士雕像,江姐宁死不屈、小萝卜头的的坚强勇敢、沿河土家自治县贺龙的英勇善战、渣滓洞内一个个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们,让我倍感骄傲!我不由得想起了徐州琴书《小推车之歌》,我在排练中每当唱到“听往事,不由我泪水满眶”这一段时,声音感觉出不来,感情达不到,多次练习还是没有找到感觉。今日景象让我联想到了战争的场面,日本鬼子进中国对老百姓烧杀抢掠的画面,革命烈士们坚贞不屈的形象浮现在我的脑海,以情带声,力争唱出画面感,赋予它景象……我相信再表演时的状态会呈现不一样的感觉。

——戈 娟(曲艺)

 

这次采风让我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精神的洗礼。在红岩魂陈列馆,了解一个个之前熟悉或陌生的先烈,他们身处铁窗黑牢,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坚贞不屈,矢志不渝。江姐、许云峰、小萝卜头、陈然、王朴、刘国鋕、蔡梦慰……感受他们的钢铁意志:“从来壮烈不贪生,许党为民万事轻。”感受他们的铮铮誓言:“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牢底坐穿。”感受他们的殷切希望:“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今年是建党100周年,重温革命历史,弘扬红色文化正当其时。机缘巧合,自己先后与靖江锡剧团、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完成合作,创作推出《红梅花儿开》《刘胡兰》。通过学习“红岩精神”,我更深切地感受到,身为编剧有责任有义务将烈士们的英雄事迹搬上戏剧舞台,让年轻人感受今日之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刘云(戏剧)

 

很高兴能跟着“名师带徒”计划的大部队出来采风,感谢省文联领导对我们青年文艺工作者的重视和支持!来到重庆感受到了当地政府对文化艺术的重视,通过观看重庆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及现场的书画创作,领略到了当地的文化艺术魅力,他们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通过这几天的采风学习,也深刻的了解到我们江苏的戏剧曲艺、书法国画的精神魅力,每一位老师在展示自己专业的时候都在闪闪发光,让我从各位优秀的老师们身上学到如何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非常的受益匪浅!各位老师一路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大家庭的温暖!希望以后会有更多机会可以向各位老师学习,交流不同表演剧种的技巧形式,更好地分享舞台经验。  

——董苏婷(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