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春敏
艺术家简介
陆建华
祖籍苏州,1959年11月生于常熟。1974年考入常熟县评弹团,先后师从弹词名家薛惠萍、钟月樵和王文稼,同时得到父亲张翼良、伯父张国良和张如君、舅父华士亭的指导教益,曾赴上海评弹团聆听蒋月泉教授的唱腔课。基本功扎实,说表清脱,六白分明,书艺得众家之长,弹唱工“蒋调”“张调”,脚色生动传神,具有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传统题材和现代书目兼擅,代表作有长篇弹词《白罗山》《沉香扇》《柳金蝉》和短篇弹词《山歌王奇情》《千里寻宝》《田阿桐》《招牌菜》等。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曾获第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创作奖,蝉联第一届至第五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优秀表演奖、优秀创作奖、优秀节目奖以及多个省级奖项,获得苏州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姑苏宣传文化领军人才、苏州市劳动模范、苏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曾任常熟市评弹团副团长、团长、党支部书记,兼任常熟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剧目工作室副主任、常熟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说唱文艺学会理事、政协苏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苏州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常熟市文联副主席、常熟市评弹团名誉团长、常熟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苏州评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弹唱开篇
与盛小云合作演出
与高博文演出《招牌菜》
与高博文演出《田阿桐》
演出《沉香扇》
与华一芳演出《山歌王奇情》
与秦建国、张建珍演出《玉蜻蜓·厅堂夺子》
与沈玲莉在北京大学演出《千里寻宝》
演出《芦荡枪声》
演出《山东大侠》
常熟,温润宜居的江南福地,钟灵毓秀的评弹之乡。2000年以来,常熟以三次摘得中国曲艺牡丹奖和五次蝉联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优秀创作奖、优秀节目奖、优秀表演奖的殊荣,形成全省乃至全国曲艺界广泛关注的“常熟现象”。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功于常熟的文化领军人物——著名苏州弹词艺术家陆建华。
转益多师 别开生面
陆建华祖籍苏州,1959年出生在常熟,父亲为评话名家张翼良,母亲为弹词艺人华佩瑛。受家庭的影响,他自幼热爱文艺,小学时被选拔进常熟朝阳花艺术团,成为全县闻名的小明星。1974年考入常熟县评弹团,在薛惠萍、钟月樵等名师指导下,打下扎实的说表和弹唱基本功,同时获得伯父张国良、张如君和舅父华士亭的指导教益。为了学习“蒋调”弹唱技巧,他在舅父帮助下赴上海聆听蒋月泉授课,由此得窥堂奥,获益匪浅。1988年6月在江苏省苏州评弹中青年演员会书比赛中荣获青年组一等奖,从此脱颖而出,成为深受听众喜爱的青年“响档”。
从艺以来,他先后和沈伟英、华一芳、盛小云等拼档,也曾放过单档,说唱书目有长篇弹词《白蛇传》《沉香扇》《白罗山》《柳金蝉》《蛙女传》和长篇评话《山东大侠》。通过长期的长篇演出实践,书艺得到充分历练,经验日益丰富,技艺日趋成熟,逐渐形成独特鲜明的表演风格。他的嗓音清亮,台风大度,说书清脱活泛,擅唱“蒋调”“张调”等多种流派,唱腔形神兼备,以腔传情,以情动人。
为了寻求艺术上的突破,他继承常熟市评弹团“创新说新”的优秀传统,从1998年开始与著名作家金曾豪合作,潜心评弹创作。在文化部举办的首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上,由他创作、表演的《山歌王奇情》一举包揽优秀节目奖、优秀表演奖和优秀创作奖,票数均为第一。“处女作”的巨大成功使陆建华信心倍增,从说书到创作,他不断地学习、思考和实践,边演边改,陆续推出短篇弹词《千里寻宝》《田阿桐》《相约星期二》《招牌菜》等新作。这些作品题材广泛,人物多样,创作和表演不套模式不落窠臼,既重视评弹传统技巧的运用,也大胆植入相声、电影等艺术的表现手法,令人耳目一新。2000年至今,他蝉联了历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的优秀创作奖、优秀节目奖和优秀表演奖。凭借短篇弹词《千里寻宝》《田阿桐》《招牌菜》的精彩演绎,分别摘得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表演奖、创作奖,在曲艺界创造了个人荣获三次牡丹奖的纪录。代表作《千里寻宝》被原中宣部部长丁关根赞誉为“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成功实践”,2013年《千里寻宝》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并制作成全国首部评弹微电影。
谨守初心 积极作为
从艺四十多年,陆建华的艺术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上世纪九十年代,评弹事业进入低谷,团里十几位同龄人纷纷转业。面对生活压力,他也动摇过,但是在团长管巧福的坚决挽留之下,对评弹有着深厚感情的他最终选择了坚守。他克服一切困难,坚守寂寞书台,在个人成长的同时,也给同事带去鼓舞和动力,全团上下重拾信心,齐心协力走出困境。2000年以来,全团创作演出的短篇弹词《一封绝交信》《育种人》《绣锦旗》、中篇评弹《杨乃武回乡》、系列评话《铁琴铜剑楼》、中篇评弹《芦荡枪声》等新作,在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江苏省曲艺芦花奖、江苏省曲艺节、江苏省文华奖等重大赛事中获得奖项近八十个。常熟市评弹团成功地以创作为突破,破解县级团体规模小、经费少、演员弱的难题,续写创新说新、出人出书的辉煌业绩,成为江苏曲艺发展中备受瞩目的“常熟现象”。他先后带领常熟市评弹团在上海、北京、香港等地举行交流展演,为扩大常熟文化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做出重要贡献。作为曲协主席,他主持编印评弹月刊近二十年,组织开展群众性曲艺活动,使常熟成功创建全省首个“中国曲艺之乡”。
陆建华不仅是优秀的艺术家和管理者,还是优秀的评弹传承人。1983年,还是青年演员的他就开始带教学员,至今已陆续培养殷建康、赵春华、陆晓丹、邵柳青、顾力群、王开、周丽娟、金怡晨、薛桃等艺徒,分别授以《柳金蝉》《沉香扇》《白罗山》《山东大侠》等长篇。作为团长,他担负着传承常熟评弹事业的重任。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市评弹团委托市艺校开设评弹班,陆建华亲自担任班主任和主教老师,培养了一批接班人。面对近年来演员流失的危机,他积极建言提案,大声疾呼人才储备的重要性,极力争取到招收学员的计划,使常熟市评弹团中断十余年的“薪火”得以传续。
如今,陆建华的工作重心已从台前转移至幕后。为了彰显“陆建华评弹”这张极具影响力的文化名片,常熟市于2016年成立了陆建华评弹艺术工作室,以此为平台推动评弹的保护、传承和交流。从“评弹领军人”到“书坛守望者”,陆建华始终谨守着“出人出书走正路”的初心,继续为评弹的发展而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