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悦我耳目 美我心灵 壮我胸怀 拥抱时代

《祈祷》  贺成

2014年12月30日,著名画家贺成来到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商量即将举办的个人画展的相关事宜。其间,应章剑华之邀,贺成来到省文联办公室,他们从展览说起,并一起探讨了中国画的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等主题性创作。

提倡中国画主题性创作

章剑华:您是一位有特色、有成就的艺术家,您的作品凸显了社会性和主题性。我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不仅要给人以娱乐,还要给人以审美、认知和教化,好的作品能给人以启迪和思考。这次展览以“寻觅的故事”为题,听起来就有很好的构思和立意,我想这对您来说一定意义重大。

贺成:此展在辞旧迎新之际举办,是我个人创作的一个总结,也预示着新的征程的开启。这次展览的作品以小品、手卷和册页为主,内容也与以往有所不同,以山水画为主。之所以起名为“寻觅的故事”,是因为很多作品都是有故事的。魏紫熙先生就曾嘱咐我在学画的过程中要把一些感想和体会记下来,将来会有用。这些年来,我也写过不少诗歌,还有一些散记。这次展出的作品,有些是关于国外题材的,我是抱着行万里路,开阔胸怀的心态,更倾向于关注当地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从中寻觅一些有价值的题材,比如约旦、以色列和耶稣的故事。

章剑华:中国画有自身的表现优势,但在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等主题性创作方面较其他画种又表现出一些弱势。中国画如何与时俱进,怎样更好地表现一些历史性、主题性、当代性的创作题材,更好地让中国画为人民服务,这是艺术家们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但是,以中国画表现大事件、大人物等相关主题性创作的画家并不多,您是其中的一位。

贺成:我是国家和人民培养出来的,也一直在践行以自己的艺术产品来回报社会和人民。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在不断反思自己的艺术创作,我将其总结为16个字:悦我耳目、美我心灵、壮我胸怀、拥抱时代。我从1993年开始,先后创作过10多幅有关历史、战争题材的大作品,比如《马背上的歌》《刘邓大军的前夜》《共和之光》《辛亥革命》《唐诗仙圣》等。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调到江苏省国画院工作后,画室就在总统府旁边,我经常可以到总统府里面散步,那段时间,我创作过一幅《孙中山在熙园散步》,这是我第一次画孙中山先生。后来我发现,孙中山先生宣誓就职那一重要时刻一直没有被画家表现过,甚至连照片都没有,从那时起我的创作就开始萌芽,一直到连战访问大陆之后,我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创作了这幅作品,不仅用中国画再现了历史,还表现出了有历史沉淀感像老照片一样的味道。2014年,我和贺兰山合作完成了《运河两岸是我家》的创作,反映的是微山湖边的运河支队,他们活跃在苏、皖、鲁三省的交界处,隶属于国民革命军115师,是罗荣桓亲自命名的,我父亲就是其中的一员。这幅画前后经历了四个月的创作,这是我们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主题创作。

积极探索中国画主题性创作

章剑华:主题性中国画创作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具有认识一个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功能,反映出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意志、精神以及价值追求。在当今中国画坛,大多数画家或醉心于对自然景观的精雕细琢,或只是在玩笔墨情趣和技艺,忽略了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不愿花苦功夫用毛笔把时代记录下来,使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旋律的大人物、大事件的主题创作被冷落了。我想,这种主题性创作的高难度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贺成:中国画表现花鸟、山水可谓轻车熟路,或表现一个古人饮酒、抚琴是其长项,但在现代人物的表现上却平乏无力。因为从造型来讲,画古人只要能表现古人的意象即可,而刻画现代人物的鲜活就很难做到。因为,中国画创作取材现代人,既要画出现代人的“形”,还要表现其“神”;画面中表现一个人的情趣容易,但是在画面中表现若干人物的形象就很难。这就要求画家不仅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尝试在笔墨语言等方面的新探索。技法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然,中国画的技法语言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要创新,不能“西化”,也不能“传统”。我在大型主题性中国画的创作中有两点体会。一是用结构式的笔墨而非素描式的笔墨。因为素描式的笔墨只能呈现表面的明暗,而结构式的笔墨能表现内在深层的结构。二是吸收传统笔墨技法。古代中国画有很多艺术语言,可以尝试把山水、花鸟画等技法语言用在人物画中。比如,创作众多人物画作的时候,就可以把前排人物画的细腻一点,把后面的人物表现的灵动一点,这样前景的凝重和后景的轻松就能形成强烈的对比。

章剑华:您的经验值得借鉴,画一个人物用结构式笔墨的方法,如果画群体人物,就要分层次,用多种笔墨语言来融合。一个时代要有一个时代的大作品,在创作重大历史事件或写实作品时,油画等其他画种较有优势,我们就可以通过有针对的借鉴来丰富中国画的创作语言。

贺成:是的,好的东西都可以“拿来”。其一,一定要有选择地借鉴。传统中国画以笔墨为主,我在画唐代人物时,就尝试着中西合璧、彩墨交融、以彩亮墨、以墨壮彩。我借鉴了一些古代和西方的笔墨技法,并互相糅合,墨彩交融,从中国传统笔墨中跳出来后去广泛吸收西画有价值的东西。其二,艺术家对作品要有宏观把握,就像大导演导演出的大作品一样,创作大幅作品就是要求画家本人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和操作者,要凌驾大时空、大概念、大空间、大开合的能力,给观众以震撼。

推进中国画创作的多元化

章剑华:我在与一些艺术家的交流中,也曾多次谈起当代中国画创作现状和趋势等问题。就从近年来的全国美展等全国性展事,甚至是省级美术展来看,展览作品中工笔画较写意画作品多等现象普遍存在,对此,他们大多表示喜忧参半。我觉得,这个现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贺成:目前的中国画创作存在的问题可归纳为两点:一是写意精神不够,真正反映生活深度的作品欠缺;二是制作成分比较多。因为现在的展览作品都要求在2米以内,这样特有的形式创造了特有的创作模式,从整体上看,作品并没有大的变化。很多作品都是靠细功夫来打动评委,这是不对的,因为制作本身就不符合中国画的创新精神。宋文治先生当年在玻璃板上泼墨后绘制中国画,落款“文治制”,他就强调这是制作的,不是画的,玩玩而已。

章剑华:“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针对当代书画创作中存在的不正之风,我们要设法将其去除,而文艺团体、创作研究机构和艺术院校的责任更为重大。解决文艺创作的问题,关键在于人才。我们要建立、健全文艺人才培养机制,还要造就并推出一大批德艺双馨的书画家,用他们富有个性特征、具有精湛水准的艺术创作去引领时风。

贺成:上世纪末以来受到美术新潮等因素的影响,江苏画家的培养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拿艺术院校来说,表现出来的是一元化的创作趋势,就像一个和尚在念经一样,一批画家的作品风格趋于一致,“一枝独秀”的面貌肯定是不好的。因此,江苏的艺术院校还是要下功夫引进导师,多元配备师资,做到“百花齐放、满园春色”才行。我们应鼓励多元的创作风格,同时要继承一些前辈的优秀成果,把新金陵画派的精神发扬光大,推进江苏中国画创作的繁荣与发展。

《运河两岸是我家》  贺成 贺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