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泽如在电视剧《千局百计》中饰董祖荫。
陶泽如在电影《王的盛宴》中饰范增。
陶泽如在电影《哺乳期的女人》中饰旺爷。
陶泽如在电视剧《生死血符》中饰马保财。
和无数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普通中国人一样,陶泽如随着家庭从都市下放到乡村,在苏北洪泽水乡度过了少年向青年的成长期。陌生的环境和贫穷的日子,使得少年陶泽如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对艺术的喜爱。他对画画、唱歌、表演,从小就富有浓厚的兴趣。1973年,在全国各地高校陆续开始恢复招生时,他考进了南京艺术学院戏剧系,开始正式学习表演艺术。校园四年,他经历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强烈的一次风云突变:“四人帮”倒台、“文革”结束。这意味着,被压抑了十年之久的文化艺术界,将有可能得以复兴。长相朴实、善于思考的陶泽如,似乎感觉到自己未来事业的广阔前景,他默默地努力着、等待着。
1977年,从“南艺”毕业后,陶泽如分配到南京市话剧团,成为一名职业演员。那时候,正赶上“文艺春天”的到来,话剧重新热门。但是,对于陶泽如来说,这个舞台却并没有给予他更多的机遇。原因很简单,就因为他的“长相朴实”,与普通人无异。而当时流行的话剧《雷雨》《秋海棠》《高山下的花环》《八一风暴》《曙光》《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等,讲究的是主人公形象英俊,异于常人。那“长相朴实”的演员,就只能演个“路人甲”、“匪兵乙”之类,当当配角了。相比之下,陶泽如还算是幸运的,他在这些剧中扮演了警察、工人、士兵乃至知识分子的角色,凭借自己的努力,给人留下了“他比较能演戏”的印象。那段日子,无戏可演时,陶泽如就去画画,把自己对艺术的追求与感觉,倾注在画笔上。终于,一出“前卫实验”的小剧场话剧《天上飞来的鸭子》找到了他,第一次把主角给了他,因为这出实验剧的创作者,对主人公傅尔的形象要求,就是要“善良、朴实,耿直得带些傻气”。陶泽如抓住了机会,很好地塑造了傅尔这个人物形象,不仅在圈内和观众中引起了反响,更为他日后走进大银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同一时期,电影圈内也出现了一批才华横溢、追求创新、观念前卫的年轻人。他们就是后来被称为“第五代导演”的张军钊、张艺谋等,他们正在谋划拍摄一部完全不同于常规的电影,就是《一个和八个》。一号男主角的形象,自然也是要一反常态的,要求是“朴实、冷峻、硬汉”,当时电影圈内符合这样要求的演员实在太少,挑来挑去挑不到合适的,于是他们不得不在全国到处寻找“气质特朴实的演员”,终于在南京市话剧团,他们遇到了陶泽如。这是1983年6月,陶泽如赶赴广西南宁,平生第一次拍电影,而且是一号男主角。他幸运地遇到了一群和自己年龄相仿且追求相同的人。一部中国电影里程碑式的大作,就在他们这批年轻人手中诞生了。2010年,陶泽如的母校南京艺术学院举办“影声·记忆”展览时,再次放映这部影片,新一代学子们无不赞叹影片的先锋精神和主演陶泽如的“形象好酷”。
朴实,其实体现着一种艺术真谛。陶泽如长相朴实,先失后得,先苦后甜,由无人问津到成为另类艺术家的首选,一时间,“硬汉形象”掀起风潮,而他则成为引领者和标志人物!